[发明专利]一种多层反射与相变功能的防火绝热复合织物及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93121.0 | 申请日: | 2012-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837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发明(设计)人: | 于伟东;郝立才;杜赵群;刘晓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A41D31/02 | 分类号: | A41D31/02;B32B15/14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翁若莹;柏子雵 |
地址: | 20162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层 反射 相变 功能 防火 绝热 复合 织物 用途 | ||
1.一种多层反射与相变功能的防火绝热复合织物,包括至少一组复合层组,在复合层组面向人体方向的一面上层合有耐温隔热材料层,该复合层组包括从面向火焰方向至面向人体方向依次层合的高反射率金属箔(1)、用于支撑金属箔(1)的耐高温非织造布(2)及带有相变粉末(4)的非织造毡(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反射与相变功能的防火绝热复合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耐温隔热材料层为阻燃织物(5)。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层反射与相变功能的防火绝热复合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织物(5)为阻燃棉织物、阻燃涤纶织物或Nomex纤维织物中的一种。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层反射与相变功能的防火绝热复合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反射率金属箔(1)、所述耐高温非织造布(2)、所述非织造毡(3)及所述阻燃织物(5)之间均采用缝合或粘合的方式加工,相邻两组所述高反射率金属箔(1)之间、相邻两组所述耐高温非织造布(2)之间、相邻两组所述非织造毡(3)之间及相邻两组所述阻燃织物(5)之间均采用缝合或粘合的方式加工,从而组成完全密闭的系统。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反射与相变功能的防火绝热复合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箔(1)可对辐射热实现高反射和对进入热量的快速扩散,其是厚度为5~10μm的纯金属铝箔或铝合金箔;所述耐高温非织造布(2)由玻璃纤维或玄武岩纤维制成。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反射与相变功能的防火绝热复合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变粉末(4)为在200~500℃发生相变的固-液相变材料;所述非制造毡(3)由耐高温纤维制得。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反射与相变功能的防火绝热复合织物,其特征在于:该防火绝热复合织物的自然厚度为5~30mm,实际压紧厚度为3~15mm;单组平方米重量在100~400g/m2。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反射与相变功能的防火绝热复合织物,其特征在于:多组所述复合层组层合,从而保证层合后的复合织物的面向人体所在方向一侧保持在50℃以下的人体皮肤安全温度条件下。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多层反射与相变功能的防火绝热复合织物,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复合层组内的相变粉末的相变温度为向着人体方向逐层减低。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反射与相变功能的防火绝热复合织物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用于500~1000℃的高温和火场强热流环境条件下使用的隔热防护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未经东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9312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真空收纳袋
- 下一篇:一种稀土掺杂纳米二氧化钛悬浮乳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