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连续铸轧法生产的电容器专用合金负极箔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93823.9 | 申请日: | 2012-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969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发明(设计)人: | 白杰;黄善球;范文慧;刘军民;朱东年;王民生;曾荣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新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21/00 | 分类号: | C22C21/00;B21B1/46;B21B1/40;C21D8/02;C22F1/04;H01G9/045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同盛专利事务所 32210 | 代理人: | 唐纫兰;曾丹 |
地址: | 214407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续 铸轧法 生产 电容器 专用 合金 负极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用连续铸轧法生产的电容器专用合金负极箔,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箔的化学成份质量百分数如下:Si:0.10~0.20%、Fe:0.46~0.50%、Cu:0.14~0.18%、Mn:0.9~1.0%、Mg:0.01-0.05%、Zn:≤0.01%、Ti:≤0.05%、余量为Al。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连续铸轧法生产的电容器专用合金负极箔,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箔的化学成份质量百分数如下:Si:0.13~0.16%、Fe:0.47~0.49%、Cu:0.15~0.17%、Mn:0.93~0.95%、Mg:0.01-0.03%、Zn:≤0.01%、Ti:≤0.05%、余量为Al。
3.一种用连续铸轧法生产电容器专用合金负极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生产铸轧卷,所述铸轧卷材的化学成份质量百分数如权利要求1或2;
b、将所述铸轧卷进行轧制,当轧制至5.0mm厚度时,进行第一次中间退火,然后继续轧制,当轧制至0.5mm厚度时,进行第二次中间退火,然后转箔轧再轧制至所需厚度;
所述第一次中间退火采用组织均匀化退火,工艺为:采用炉气控温方式及实测料温方式退火,即,炉温≤100℃装炉,炉温升温到480℃,保温30小时;料温实测温度达到450℃后,炉温降温到460℃保温6小时出炉空冷;
所述第二次中间退火采用组织再结晶退火,工艺为:采用炉气控温方式及实测料温方式退火,即,炉温≤100℃装炉,炉温升温到360℃,保温30小时;料温实测温度达到330℃后,炉温降温到340℃保温6小时出炉空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连续铸轧法生产电容器专用合金负极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轧制的顺序为:铸轧卷料→5.0mm→第一次中间退火→2.5mm→1.25mm→0.7mm→0.5mm→第二次中间退火,转箔轧→0.24mm→0.15mm→0.09mm→0.062mm→成品:0.041mm或0.038mm→0.027mm →0.022mm或0.021m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连续铸轧法生产电容器专用合金负极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次中间退火采用组织均匀化退火后的总加工率在93.33%。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连续铸轧法生产电容器专用合金负极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铸轧卷的生产工艺流程是:熔炉准备→炉料准备→装炉→熔化→搅拌与扒渣→调整成分→炉内处理第一次精炼→转炉及静置第二次精炼→除气箱除气扒渣→过滤箱双通道双级陶瓷过滤板过滤除渣→铸轧成铸轧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连续铸轧法生产电容器专用合金负极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铸轧卷的生产时铸轧区的长度为54-57mm;铸轧速度为800-900mm;浇注温度为690-695℃;冷却强度:入口水温<30℃、水压:3-5kg/cm2。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连续铸轧法生产电容器专用合金负极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炉料准备中对废料的规定是:(1)、废料使用1XXX系纯铝组,废料的总投入量≤35%,原铝锭≥65%。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用连续铸轧法生产电容器专用合金负极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料中二级废料≤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新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阴新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9382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断层活动及其伴生裂缝发育的构造物理模拟实验装置
- 下一篇:一种自助购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