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冬虫夏草冻干粉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94298.2 | 申请日: | 2012-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841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发明(设计)人: | 陈玉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玉龙 |
主分类号: | A61K36/068 | 分类号: | A61K36/068;A61K9/19;A23L3/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冬虫夏草 干粉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冬虫夏草的冻干粉的制备方法,同时还涉及冬虫夏草冻干粉,属于食品、药品及保健品范围。
技术背景:
冬虫夏草是中国的传统名贵中药材,每年的春季为主要的出产时间,鲜品在产地产出后,要经过除泥、晾晒、烘干等工艺。成品以干燥方式保存和销售。由于冬虫夏草营养成分丰富,其传统晒干品的保质期一般不超过两年,多数在一年左右。近年由于气候变化,冬虫夏草的产量减少,需求量激增。大量的采挖冬虫夏草又会破坏环境,如何合理的使用现有的冬虫夏草资源,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传统方式对冬虫夏草的使用,多采取煎服、炮制、泡酒或者采取与食物一同炖服的方式,冬虫夏草经过高温处理,有效成分损失严重,其中的活性蛋白质和受热不稳定有效成分,在此过程中被破坏,这使得冬虫夏草采取传统方法加工使用,其有效利用率很低。
现有虫草制品在破碎中会升温导致其有效成份的损失,制品中虫草的有益成分不易溶于水,且破碎后的粉剂在常温下易氧化变质,保存期短。
现有虫草及制品在加工或使用时营养成份损失严重;现有虫草及制品有益成份不易溶于水,而影响人体对其有益成份吸收;现有虫草制品保存期短,在保存中有益成份容易被破坏。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冬虫夏草及现有虫草制品有益成份不易溶于水,而影响人体对其有益成份吸收和冬虫夏草、现有虫草制品保存期短,在保存中有益成份容易被破坏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冬虫夏草的纯微粉或超微粉制备冬虫夏草纯冻干粉的方法。
一种制备冬虫夏草冻干粉的方法, 包括将冬虫夏草的纯微粉或超微粉进行预冻结,一次干燥,解析干燥等步骤:
A、预冻结:将已经制备好的冬虫夏草的纯微粉或超微粉在0~-150℃的条件下冷冻0.1~2h;
B、一次干燥:预冻结后的冬虫夏草的纯微粉或超微粉在低于50pa条件下,逐级升温至30℃,此一次干燥过程在1~10h;
C、 解析干燥:将一次干燥后的冬虫夏草的纯微粉或超微粉置于不高于35℃的温度,气压不高于15pa的条件下,在 1~10小时内抽干剩余水分,冻干粉成品水分含量降到0.01~10%。
上述的一种制备冬虫夏草冻干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冻结步骤中,将已经制备好的冬虫夏草的纯微粉或超微粉在不高于 -20℃ 的温度下冷冻 2小时;
所述一次干燥步骤,预冻结后的冬虫夏草的纯微粉或超微粉在气压不高于15pa的条件下,在 10小时内逐级升温至30℃;
所述解析干燥:保持气压5pa以下,温度不高于35℃,维持10小时冻干粉成品水分含量降到不高于0.01%。
有益效果:由于真空冷冻干燥在低温、低压下进行,而且水分直接升华,真空冷冻干燥技术使冬虫夏草的纯微粉或超微粉中的热敏性物料亦能脱水比较彻底,且经干燥的冬虫夏草的纯微粉或超微粉稳定,便于长时间贮存;由于物料的干燥在冻结状态下完成,与其他干燥方法相比,物料的物理结构和分子结构变化极小,有益成分不受破坏;在真空冷冻干燥过程中,物料不存在表面硬化问题,且其内部形成多孔的海绵状,因而具有优异的复水性,冬虫夏草的纯微粉或超微粉可在短时间内吸收水,其有益物质能快速溶于水中;
由于冬虫夏草的无性型为真菌中国被毛孢,此菌天然分布于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为嗜冷的低温真菌。此菌在25℃就不能生长,30℃就会因为生理功能被高温破坏而死亡。由于干燥过程是在低温下进行,而且基本隔绝了空气,因此有效地抑制了热敏性物质发生生物、化学或物理变化,并较好地保存了原料中的活性物质,在冷冻干燥的过程中,温度控制在不超过35℃,可完整保留其中有效活性成分。
具体实施方案:
本发明中所需的冬虫夏草纯微粉或超微粉:纯微粉直径在40~2000目之间,超微粉直径在0.02~15微米。可选用以下方法制备:先将冬虫夏草冷冻到0℃以下,再在不高于0℃度的条件下将冷冻到0℃以下的冬虫夏草粉碎。
采用上述方法时优选被粉碎的冷冻冬虫夏草为全草。
粉碎到40~2000目的产品称为纯微粉。
粉碎到0.02~15微米的产品称为超微粉。
本发明中,所用的冬虫夏草纯微粉或超微粉,优选清洗和灭菌处理后的新鲜虫草经上述方法处理而得。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玉龙,未经陈玉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9429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暗杠平板阀指示器
- 下一篇:手动截止阀阀杆传动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