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容触摸屏的引出线过孔搭接结构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94407.0 | 申请日: | 2012-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308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赵婷姣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安费诺飞凤通信部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4 | 分类号: | G06F3/044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刘晓春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容 触摸屏 引出 孔搭接 结构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单层结构的电容式触摸屏,尤其涉及电容触摸屏的引出线过孔搭接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容式触摸屏的普及,成本低廉化,产品轻薄化已成为电容式触摸屏的发展趋势,单层结构可以实现上述目标。
目前常用的单层结构主要分为金属架桥方案与不架桥方案,两种方案都是在单一光学导电层上实现感应层图形与驱动层图形,其中金属架桥方案较为常用,最大的缺点是架桥位置在视窗区域内,金属在特定角度可见,影响视觉效果,其次,金属架桥方案成本高、良率低;另一不架桥方案,利用驱动芯片的运算,区分感应层与驱动层,但是引出线数量众多,达到100根,甚至更多,一般采用下述两种方案实现与芯片的连接:
1、大尺寸柔性线路板搭接方案:在大尺寸柔性线路板上做出与引出线数量相对应的金属搭接脚,由于引出线与搭接脚数量过多,在利用异方性导电胶热压工艺搭接时,平整度与精确度不能满足量产需求。
2、多个柔性线路板搭接方案: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柔性线路板,减少单一柔性线路板上金属搭接脚的数量,解决方案一所遇到的问题,最大的缺点是多个柔性线路板需多次热压,且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首先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容触摸屏的引出线过孔搭接结构,其使用的基础结构为单层结构的电容式触摸屏技术,其能降低工艺难度、提高良率、降低成本,而性能不减。为此,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容触摸屏的引出线过孔搭接结构,所述电容触摸屏的触摸功能区域采用单层结构,其中的感应层图形的引出线使用绝缘层和导线实现引出线过孔搭接,所述绝缘层在感应层图形的引出线与导线搭接的位置预留空白区域,一个空白区域对应一条感应层图形的引出线和一条导线的搭接,所述导线与感应层图形的引出线分别置于绝缘层两侧,利用绝缘层所预留的空白区域搭接导通。
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采用以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感应层图形有n组,每组图形有m条引出线,不同组感应层图形中相同序号的引出线利用导线并联,所述n和m为大于1的自然数。
感应层图形的引出线引出感应层图形信号。
感应层图形的引出线利用所述绝缘层所预留的空白区域与导线搭接后,所述导线的引出线利用异方形导电胶与柔性线路板搭接。
所述单层结构为感应层图形和驱动层图形处于同一导电层。
所述绝缘层设置在感应层图形的引出线上的一层绝缘材料,并在空白区域所在位置不设置所述绝缘材料而形成所述空白区域,或者,所述绝缘涂层为一层绝缘薄膜,并在空白区域所在位置开孔而形成所述空白区域。
本发明另一个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上述电容触摸屏的引出线过孔搭接结构的制造方法,为此,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括以下步骤:
1).在触摸功能区域的导电层上做出感应层图形与驱动层图形,感应层图形的引出线与感应层图形连接,感应层图形的引出线的引出端分布于触摸屏非视窗区域的上侧、下侧、左侧或右侧;
2).设置绝缘层,所述绝缘层为不导电树脂材料,在感应层图形的引出线与导线搭接的位置留空白区域;
3).将导线在绝缘层所预留的空白区域与感应层图形的引出线搭接,不同组感应层图形中相同序号的引出线并联与同一根导线连接;
4).使用异方性导电胶将柔性线路板与过孔搭接后的导线的引出线连接。
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采用以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所述绝缘层设置在感应层图形的引出线上。
设置绝缘层的方法包括印刷、涂布或喷涂。
所述感应层图形的引出线的材质选自银浆、银、铜、导电油墨;所述导线的材质选自银浆、银、铜、导电油墨。
由于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发明利用引出线过孔搭接实现触摸功能区域的感应层和驱动层的区分,极大地减少了引出线数量,避免使用大尺寸柔性线路板方案或多个柔性线路板方案,本发明降低了与柔性线路板热压搭接的工艺难度,提高了良率,成本更加低廉,且性能不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的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所提供的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3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安费诺飞凤通信部品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安费诺飞凤通信部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944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营养不良型闭合性骨折的中药洗剂制备方法
- 下一篇:触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