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打褶机的耐高温毛毯套筒的加工设备及其制备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94438.6 | 申请日: | 2012-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082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陈洪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希尔克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H13/00 | 分类号: | D04H13/00;D04H18/02;D06J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8 | 代理人: | 贺小明 |
地址: | 21542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打褶机 耐高温 毛毯 套筒 加工 设备 及其 制备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设备制造领域,而且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打褶机的耐高温毛毯套筒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通常,打褶机通过导辊带动织物,根据织物出口导辊的速度小于进口导辊的速度,使得织物在传输中产生皱褶,该织物再通过圆筒状压辊被高温定型,从而被加工成皱褶织物。
由于需要被高温定型,该圆筒形压辊需要耐高温,通常表面需套上全棉帆布套筒。然而在加工全棉帆布筒时,通常用帆布缝制而成,不可避免会在接缝处出现接缝线,由于该接缝线的存在,造成圆筒形压辊的外表面不均匀,并且,全棉帆布表面较硬,弹性差,在打褶、熨烫织物时,容易造成压痕、拉丝现象,尤其是对一些丝薄型面料来说影响尤其大。并且,全棉帆布透气差,高温下收缩率较大,使用寿命较短,再加上原料加工成本高,对使用者的成本造成很大压力。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状,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打褶机的耐高温毛毯套筒的加工设备,包括耐高温纤维、梳理机、交叉铺网设装置、成卷装置、筒形针刺机和喷胶定型装置,其中:
开松的耐高温纤维经梳理机梳理成网,并经过交叉铺网装置连续交叉铺网后,成卷装置将其预刺成卷,预刺卷送入所述筒形针刺机与基布针刺复合,之后进入喷胶定型装置进行喷胶定型;
所述筒形针刺机包括:曲柄系统、针刺装置和传动系统,其中,
所述针刺装置包括针刺板和刺针;
所述传动系统包括传送辊和导辊;
所述曲柄系统带动针刺板,从而使针刺板上的刺针进行上下往复运动;
所述传送辊将预刺卷和基布送入针刺装置,所述导辊传导织物沿圆筒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筒形针刺机还包括托板驱动机构,所述托板驱动机构包括托板、驱动装置和固定支架,其中,
所述托板上具有容纳孔,以便针刺板上的刺针穿过托板;
所述驱动装置安装在固定支架上;
所述驱动装置采用电机和蜗杆,随预刺织物每卷入一层,驱动装置驱动托板下降一层织物的距离。
进一步地,在传动系统上部同一水平面上平行设置2组传送辊,在传动系统下部同一水平面上设置与相应传送辊平行的2根导辊,使2组传送辊之间的距离和其中一组传送辊与相邻的导辊之间的距离相等。
进一步地,所述耐高温纤维为美塔丝。
另外,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用于打褶机的耐高温毛毯套筒的制备工艺,包括:
步骤1:开松的耐高温纤维经梳理机梳理成网;
步骤2:经过交叉铺网装置连续交叉铺网;
步骤3:成卷装置将织物预刺成卷;
步骤4:预刺卷送入所述筒形针刺机与基布针刺复合;
步骤5:进入喷胶定型装置进行喷胶定型。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步骤3还包括:
步骤3a:所述筒形针刺机中的曲柄系统带动针刺装置的针刺板,从而使针刺板上的刺针进行上下往复运动;
步骤3b:所述筒形针刺机中的所述传送辊将预刺卷和基布送入针刺装置,所述导辊传导织物沿圆筒运动;
步骤3c:待到达需要的厚度一半后,取出该筒状织物,进行翻筒操作;
步骤3d:重复步骤3a和步骤3b。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在传动系统上部同一水平面上平行设置2组传送辊,在传动系统下部同一水平面上设置与相应传送辊平行的2根导辊,使2组传送辊之间的距离和其中一组传送辊与相邻的导辊之间的距离相等。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耐高温纤维为美塔丝。
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改进传统织制造工艺织成的产品成条的缺点,采用非织造针刺技术,把织物直接刺成筒形,定型后裁切即成产品。产品只需根据打褶机上的圆筒压辊的长度裁切即成型,无需裁切后对接缝制,提高了使用寿命,从原来的全棉帆布的1-2个月就要更换,延长到了2年左右的更换周期,也就同时也提高了打褶机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预刺卷输入针刺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筒形针刺机的侧视图;
图3是成型后的耐高温套筒的截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基布
2……预刺卷
3……针刺层
4……针刺板
5……刺针
6……曲柄系统
7……传送辊
8……导辊
9……托板
10……容纳孔
11……固定支架
12……驱动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希尔克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希尔克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9443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