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馈线自动化快速保护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95045.7 | 申请日: | 2012-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903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发明(设计)人: | 邹贵彬;高厚磊;王玥婷;仝冰冰;石明垒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H7/26 | 分类号: | H02H7/26;H02J13/00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张勇 |
地址: | 25006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馈线 自动化 快速 保护 控制 方法 | ||
1.一种新型馈线自动化快速保护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在馈线的各开关处安装STU,将保护元件配置在各STU中,相邻的STU相连,形成环状网络并最终连接到馈线自动化主站;
步骤2对各STU中的保护元件配置过电流主保护和后备保护,其中上游保护通过延时作为下游保护的后备,以应对下游开关的失灵,保证故障的及时切除;某一侧电源退出或某一线路发生故障并隔离后,网络将重构;重构后,相关STU根据它们之间的信息交互,可重新确立相关开关的上下游关系,实现网络的自适应保护;
步骤3针对配网结构,规定一个基准的电流方向,STU根据本地和相邻的电流信息及开关位置信息,对故障进行快速的识别,所述的故障识别主要包括故障起动的判别和对电流是否越限的判别;
步骤4STU将故障信息通过通讯网络发给相关的STU以及馈线自动化主站;
步骤5对故障进行隔离和供电恢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馈线自动化快速保护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相邻STU通过光纤相连。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馈线自动化快速保护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上游保护应该作为下游保护的后备保护的配置原则是:某STU的保护元件判别出故障区段后,立即发出跳闸命令,同时将故障区段信息和所控开关的位置信息发给上游的STU,上游STU内的保护元件收到信息后经过一定的延时,若仍检测到下游开关处于合位,则发出跳闸命令以切断所控开关,由此实现下游元件的后备保护功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馈线自动化快速保护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的故障启动的判别依据是判断相电流的启动量是否大于等于额定电流Ie的0.2~0.3倍;所述对电流是否越限的判别依据是:相电流的有效值Iφ是否大于等于被保护线路末端发生两相短路时故障相电流的有效值ILmin的0.8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馈线自动化快速保护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的STU对故障识别的具体步骤如下:
(1)根据启动判据即相电流的启动量是否大于固定门槛值Idz,若大于等于,则有故障发生,若小于没故障发生,所述的Idz=(0.2:0.3)Ie;
(2)若有故障发生,判断本地电流是否越限,本地电流若没有越限,则继续检测;若本地电流越限,则判别下游开关是否合闸;
(3)下游开关若没有合闸,则说明这是故障区段,相应开关断开;若下游开关合闸,则判别下游电流是否越限;
(4)若下游电流没有越限,则确定故障区段,相应开关断开;若下游电流越限,则确定为非故障区段,重复步骤(2)~(4)。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馈线自动化快速保护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述的通信网络是采用基于GOOSE通信的快速传播机制的对等通信模式。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馈线自动化快速保护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的故障区域的隔离与供电恢复是由具有开断故障电流和重合闸能力的开关或者断路器完成跳闸及重合闸任务,若是永久性故障,最终由分段开关完成故障的隔离。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馈线自动化快速保护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游开关是指距离系统电源近的开关;所述的下游开关为远离系统电源的开关,边界开关为不存在下游开关的开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9504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冰箱的压缩机与底板固定结构
- 下一篇:冰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