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减震鞋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95165.7 | 申请日: | 2012-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837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发明(设计)人: | 丁思博;丁思恩;郑荣大;黄雪琼;郑艺文;余常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茂泰(福建)鞋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3B13/18 | 分类号: | A43B1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周晓娜 |
地址: | 362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震 鞋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鞋子的制作领域。具体为一种减震鞋底。
背景技术
鞋子的舒适性是鞋子的制作工艺追求的重要目标,而减震是衡量舒适性的一个重要标准。目前,使鞋子减震的方式大都为采用具有弹性的材料来制作鞋底,为了保证其具有减震性能,鞋底需具有一定高度,因此这种鞋底不仅重量大,且其减震效果也有限。另外,鞋子的安全性能也很重要,其中防滑是衡量鞋子安全性的一个标准,目前主要采用在鞋底上设置多个小凸起的方式来实现防滑,但在特别湿滑的道路上,这种鞋子的防滑效果仍比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的鞋子减震效果差的缺点,提供一种显著提高减震效果的减震鞋底。
本发明的减震鞋底,包括用于与地面接触的鞋底本体,所述鞋底本体设有多个朝向地面突出减震元件,所述减震元件是中空的,并且所述减震元件远离地面的一端具有开口。
作为优选,所述减震鞋底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鞋底本体远离地面的一侧并与所述鞋底本体平行的中底,所述中底朝向所述鞋底本体的一侧设有多个凸起,所述凸起与所述减震元件一一对应设置,且所述凸起可通过所述开口插入与其相对应的所述减震元件的内部并与所述减震元件紧密配合。
作为优选,所述凸起由弹性材料制成。
作为优选,所述凸起具有多个台阶,所述减震元件的内壁具有多个与所述凸起的台阶相配合的台阶。
作为优选,所述凸起的台阶与所述减震元件的内壁的台阶均呈环形。
作为优选,所述减震元件与所述地面接触的端面具有凹陷。
作为优选,所述凹陷为弧形曲面。
作为优选,所述减震元件的外壁具有多个环形的台阶,所述外壁上的相邻的台阶之间具有环形的凹槽。
作为优选,所述减震元件的外壁的多个台阶的直径从所述减震元件靠近所述鞋底本体的一端到远离所述鞋底本体的一端依次递减。
作为优选,所述减震元件的外壁上最靠近所述鞋底本体的台阶的直径为10mm-20mm,所述外壁上的多个台阶的直径从所述减震元件靠近所述鞋底本体的一端到远离所述鞋底本体的一端依次递减3mm-5mm,所述减震元件的外壁上相邻的台阶之间的高度差为3mm-5mm。
本发明的减震鞋底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和整体由弹性材料构成的鞋底相比,在受到压力时变形更大,吸收的震动更大,因此减震效果更好。
2、设于中底上的凸起插入鞋底本体的减震元件后会增强减震元件的强度,防止减震元件的变形过大而影响整个鞋底的强度。因此,以上结构可在提高鞋底的减震性能的基础上保证鞋底的强度。
3、凸起与减震元件通过多个台阶相配合,这使得凸起与减震元件之间的配合更稳定。
4、减震元件与地面接触的端面具有凹陷,当减震元件受压时,凹陷内的空气被挤压出来,在地面与凹陷之间形成气压很小的空间,减震元件与地面之间产生吸力,其作用原理与吸盘相同,从而实现防滑的功能。
5、减震元件的外壁具有多个环形台阶,外壁上的多个台阶之间具有环形的凹槽,当减震元件受到的压力加大时,凹槽与地面接触,并且凹槽内的空气被挤出,亦产生类似吸盘的吸力,进而提高防滑的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减震鞋底的俯视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减震鞋底的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减震鞋底的分解结构立体图;
图4所示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减震鞋底的鞋底本体的横截面和中底的横截面;
图5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减震鞋底的横截面。
附图标记
1-鞋底本体,2-中底,3-减震元件,4-开口,5-凸起,6-前掌,7-后掌,8-凹陷,9-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茂泰(福建)鞋材有限公司,未经茂泰(福建)鞋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9516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线声源转换器
- 下一篇:一种大功率VMOS管组驱动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