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药框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96092.3 | 申请日: | 2012-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449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楚明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艾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1/137 | 分类号: | B65G1/137 |
代理公司: | 苏州威世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5 | 代理人: | 杨林洁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药框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大多数的医院中仍然采用前台发药、后台配药的配药与发药分离的工作模式,如此,可以提高配药师的工作效率,缩短了病人等待的时间。但是,这种做法大大增加了发药师的发药难度,很多时候,发药师需要在多个已完成配药的药框中找到当前病人对应的药框,不可避免地,在发药工作量较大的情况下,甚至可能会出现发药师发错药品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药框系统,其可根据病人的药方快速地进行对应的药框的辨识。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药框系统,用于根据药方识读对应的药框,包括:
根据药方发出识读信号的终端设备;
与所述终端设备通信的信号发射器,以及与所述信号发射器通信的若干药框;
其中,所述药框包括用于接收外界识读信号的信号识别模块,和所述信号识别模块通信并由所述信号识别模块控制发出提示信号的提示模块。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若干药框的信号识别模块包括ID卡。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ID卡和所述药框之间通过卡扣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终端设备包括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手机、或者个人数字处理(PDA)。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提示模块包括信号灯和/或蜂鸣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若干药框分别包括有供电模块,所述供电模块用于给所述信号识别模块以及提示模块供电。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若干药框分别包括电源警示灯,所述电源警示灯用于表征所述供电模块的剩余电量值。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智能药框系统通过配合设置的药框、终端设备、以及信号发射器,可以根据病人的药方,快速准确地找到对应的药框,减小了发药师的工作难度,且避免了发错药的可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智能药框系统的功能单元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智能药框系统中药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智能药框系统中,药框去除框体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智能药框系统中,信号发射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发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参图1,介绍本发明药框系统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该药框系统包括终端设备10、以及信号发射器20、以及若干药框30。
配合参照图2至图4,该若干药框30分别包括信号识别模块321以及与信号识别模块321通信的提示模块322。在更具体的实施例中,药框30包括框体31以及与框体31可分离式设置的电路容置板32,框体31上包括有向框体31内部凹陷而形成的容置部(未标示),电路容置板32与该容置部共同定义有电路容置空间(未标示),上述的信号识别模块321以及提示模块322被设置于该电路容置空间内。如此设置的好处是,如果药框30的框体31部分发生损坏时,可以方便地仅仅对该框体31进行替换,而不会造成药框30整体的报废,大大减少了维修成本。
在本实施方式中,框体31与电路容置板32之间通过螺钉(图未示)彼此固定,但在其它的实施方式中,框体31与电路容置板32之间还可以例如通过卡扣的方式实现彼此的固定。
信号识别模块321实质上包括有ID卡3211,不同药框30的ID卡3211都具有不同“卡号”,用以确保药框系统识别的可靠性。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ID卡3211固定于电路容置板32上,优选地,该ID卡3211通过卡扣3212以及粘合剂“双重固定”的方式固定于电路容置板32上。由于发药时,药框30需要经常被翻动,如果ID卡3211与电路容置板32之间固定不牢,很可能造成ID卡3211的脱落,这样的“双重固定”方式可以保证ID卡3211的可靠固定,并且安装成本较低。
提示模块322可以包括信号灯和/或蜂鸣器,可以通过例如信号灯的闪烁或者蜂鸣器的警报音来达到提示对应的药框的功能。
终端设备10用于根据药方发出识读信号,该终端设备10可以例如包括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手机、或者个人数字处理(PD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艾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艾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9609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