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自发电轮式取力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96114.6 | 申请日: | 2012-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653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07 |
发明(设计)人: | 贺和平;贺云鹏;贺云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贺和平 |
主分类号: | B60K25/08 | 分类号: | B60K25/08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蚌埠博源专利商标事务所 34113 | 代理人: | 杨晋弘 |
地址: | 233000 安徽省蚌埠***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发电 轮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轮发电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车辆自发电轮式取力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尾气是环境的主要污染源,随着汽车使用数量的增加,这一污染势必会越来越严重。在这一情况下,如今很多厂家推出了新能源汽车,以电力作为动力能源的电动车就是其中一种。
电动车以电力作为动力能源,解决了尾气排放问题,绿色、环保、无污染,但最大行驶里程、续航能力是现有电动车存在的核心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电动车将很难普及和继续发展。
现在设有充电站为电动车充电,但必须高密度的建造充电站才能满足电动车的充电需要,这样不仅投入大还解决不了根本为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为了解决现有技术行驶里程短、续航能力差的缺点,提供的一种车辆自发电轮式取力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车辆自发电轮式取力装置,包括两个相连的轮毂,轮毂上装有轮胎,其中一个轮毂的一侧连接轮毂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a.每个轮毂上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支撑盘;
b.轮毂的凹槽中设有一组行星齿轮和一组对应相配合的过桥齿轮,每个行星齿轮轴连接于支撑盘和轮毂上,每个过桥齿轮轴连接于轮毂上;
c.每个轮毂上分别设有一组取力单元,每个取力单元由滚轮、曲柄、Z型连杆、短曲柄组成;曲柄的一端连接滚轮、另一端和轮毂连接,曲柄中部与Z型连杆一端连接,Z型连杆另一端与短曲柄一端连接,短曲柄的另一端与相应的行星齿轮轴连接;
d.轮毂的轴线位置设有传输轴,传输轴上设有中心齿轮,中心齿轮和过桥齿轮连接配合;
e.轮毂上设有一组挡销,每个挡销分别和取力单元中的Z型连杆限位配合。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可以有如下进一步的方案:
1.行星齿轮的齿轮孔内设有棘轮装置。
2.在曲柄上设有回力弹簧和轮毂相连。
所述的支撑盘可通过螺钉与轮毂连接。
所述的传输轴连接发电机。
所述的Z型连杆采用Z字型结构可节省空间。
所述滚轮到轮毂轴线的最大距离大于轮胎半径。
所述的回力弹簧可帮助滚轮回位。
本发明的优点:本发明采用了机械式取力,车轮转动就会为之提供动能,可延长电动车的行驶里程,提高电动车的续航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总体结构示意图,为了表明结构关系,省略了轮胎;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行星齿轮、过桥齿轮、中心齿轮的连接配合关系示意图;
图4为一个取力单元和轮毂、支撑盘、行星齿轮连接的示意图;
图5为曲柄的形状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车辆自发电轮式取力装置,包括两个相连的轮毂1,其中一个轮毂的一侧连接轮毂连接器2,每个轮毂1上分别设有一组取力单元3。
如图2所示,每个轮毂1上设有圆形凹槽1a,凹槽1a用螺钉连接支撑盘5,凹槽1a中设有行星齿轮6和与之对应配合连接的过桥齿轮7,过桥齿轮轴7a连接在轮毂1上。轮毂的轴线位置设有传输轴4,传输轴4上设有中心齿轮8。
如图2及图3所示,每两个行星齿轮6和一个过桥齿轮7连接配合,四个过桥齿轮和传输轴4上的中心齿轮8连接配合。
如图2及图4所示,每个行星齿轮轴6a连接于支撑盘5和轮毂1上。每个取力单元3由滚轮9、曲柄10、Z型连杆11、短曲柄12组成,曲柄10的形状参见图5,为L型和一折型的组合形状,每个曲柄10上有设有回力弹簧和轮毂1连接,曲柄10一端连接滚轮9、另一端和轮毂1连接,曲柄10中部与Z型连杆11一端连接,Z型连杆11的另一端与短曲柄12一端连接,短曲柄12的另一端与星齿轮轴6a连接。每个轮毂1上设有8个挡销13,每个挡销13分别和Z型连杆11限位配合。
当车轮转动时带动滚轮9转动,滚轮9与地面接触后向中心方向摆动,同时带动曲柄10相对于轮毂1转动并通过Z型连杆12、短曲柄13带动行星齿轮6转动一定角度,行星齿轮6带动过桥齿轮7转动,过桥齿轮7通过中心齿轮8带动传输杆4转动,这样,就可以把机械能转化为发电机的电能而供电动车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贺和平,未经贺和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9611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