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输液器用PVC材料件注塑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96295.2 | 申请日: | 2012-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853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发明(设计)人: | 兰海;殷成军;杨帆;乔艳;陈伦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科伦医疗器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76 | 分类号: | B29C45/76;B29K27/06 |
代理公司: | 成都金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8 | 代理人: | 袁英 |
地址: | 336000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液 器用 pvc 材料 注塑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注塑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输液器用PVC材料件注塑工艺。
背景技术
注塑是一种工业产品生产造型的方法。产品通常使用橡胶注塑和塑料注塑。注塑可分为注塑成型模压法和压铸法。注塑成型机是将热塑性塑料或热固性塑料通过成型模具制成各种形状的塑料制品的主要成型设备,注射成型是通过注塑机和模具来实现的。
输液器的进气塞、两通、药液过滤器和连接座均采用PVC塑料制成,目前,在生产输液器的进气塞、两通、药液过滤器和连接座时,通常采用冷流道注塑成型工艺,其是在注塑成型后流道随产品一起冷却,该流道料是不可用的,成了废料。注塑成型的冷流道系统自注塑成型机的喷嘴开始,经主流道、分流道、次分流道、浇口,到型腔。冷流道系统将熔胶自注塑机传送至模腔,如果配置或尺寸不当,会产生短射、缩痕、缩孔、流痕、熔接痕、长周期时间等等问题,造成产品合格率偏低。除了原材料的浪费外,冷流道工艺的缺陷还包括使整个加工过程增添了步骤:注塑成型后,需要机器人或者工人把注塑件与流道分离开来;根据流道的大小,废料的产生大大的增加了加工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节约原材料、工艺步骤简单、缩短周期时间的输液器用PVC材料件注塑工艺。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输液器用PVC材料件注塑工艺,它包括以下步骤:
S1、溶胶,将注塑机的料筒射嘴温度加热至155~175℃,将料筒一段加热至160~180℃,将料筒二段加热至160~180℃,将料筒三段加热至145~165℃;
S2、合模,合模时间为1~3s;
S3、射胶,将熔融状态的PVC塑料通过射嘴注射到模具中,射胶速度为60~90%最大速度,射胶压力为130~140bar;
S4、保压,保压压力为40~60bar,保压时间为1~2s;
S5、冷却,冷却的时间为2~4s;
S6、开模,开模时间为1~3s;
S7、脱模,脱模时间为1~3s。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采用热流道注塑工艺,热流道模具中流道有加热装置,所以流道在整个注塑周期中都是呈熔融状态,节约了原材料,降低了成本;本发明工艺步骤简单便于实现,缩短周期时间;产品质量更好;提高了自动化程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实施例1:
输液器用PVC材料件注塑工艺,它包括以下步骤:
S1、溶胶,注塑机的料筒沿从进料口到射嘴的方向依次为料筒三段、料筒二段和料筒一段,将注塑机的料筒射嘴温度加热至155℃,将料筒一段加热至160℃,将料筒二段加热至160℃,将料筒三段加热至145℃;添加到料筒内的PVC塑料由料筒加热至熔融状态;
S2、合模,合模时间为3s;
S3、射胶,将熔融状态的PVC塑料通过射嘴注射到模具中,射胶速度为90%最大速度,射胶压力为140bar;所述最大速度是指注射时螺杆(或柱塞)移动的最大速度;
S4、保压,保压压力为60bar,保压时间为2s;
S5、冷却,冷却的时间为2s;
S6、开模,开模时间为1s;
S7、脱模,脱模时间为1s。
实施例2:
输液器用PVC材料件注塑工艺,它包括以下步骤:
S1、溶胶,注塑机的料筒沿从进料口到射嘴的方向依次为料筒三段、料筒二段和料筒一段,将注塑机的料筒射嘴温度加热至160℃,将料筒一段加热至170℃,将料筒二段加热至170℃,将料筒三段加热至155℃;添加到料筒内的PVC塑料由料筒加热至熔融状态;
S2、合模,合模时间为1s;
S3、射胶,将熔融状态的PVC塑料通过射嘴注射到模具中,射胶速度为75%最大速度,射胶压力为135bar;所述最大速度是指注射时螺杆(或柱塞)移动的最大速度;
S4、保压,保压压力为50bar,保压时间为1s;
S5、冷却,冷却的时间为3s;
S6、开模,开模时间为2s;
S7、脱模,脱模时间为2s。
实施例3:
输液器用PVC材料件注塑工艺,它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科伦医疗器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江西科伦医疗器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9629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