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物质热解炭化系统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96676.0 | 申请日: | 2012-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274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王柏松;陈水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中科岸达节能产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B53/02 | 分类号: | C10B53/02;C10B47/30;C10B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703 上海市青***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 质热解 炭化 系统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解炭化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物质热解炭化系统设备以及用于该热解炭化系统设备的热解碳化旋转炉。
背景技术:
随着石油和其他化石燃料的日趋枯竭和全球对温室气体排放引起的气候变化问题的关注,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实现节能减排成为世界能源发展的主要旋律。
农作物秸杆、林业废弃物和杂草等生物质是一个巨大的可再生资源,生物质能源作为一种新能源,具有低硫、低氮和零CO2净排放的特点。通过将生物质进行干馏热解炭化工艺,转化为优质可燃气体、生物炭和生物质油等工业产品,炭化生产是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的一条重要技术路线,具有较为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成为国家重点开发推广的农村绿色能源项目。目前这方面的技术装置主要是传统的土焖炭炉和立式炭化炉,炭化时间长,效率低,耗能高,适用原料很有限;新近开发的池式炭化炉虽然在炭化效率和适用种类上有很大提高,但也存在不能连续投料生产和出炭难题。以上已有炭化技术装置均存在着不能连续投料、连续出料、出炭难度大、作业环境差,不能连续进行炭化生产只能间断作业等技术缺陷,造成炭化生产效率低,制约着生物质炭化的产业化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物质热解炭化系统设备,它能对生物质进行高效率的炭化处理,能连续投料、连续出料、出炭率高,提高了作业环境,实现工业化生产,且出炭时间短,耗能低。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它包含生物原料储物仓21、破碎装置22、烘干装置23、除尘脱硫装置24、引风机25、烟囱26、可燃气罐储存箱28、储油罐29、木醋液净化装置30、油水分离装置31、油气分离装置32、热解炭化旋转炉34、黑炭储存仓35,生物原料储物仓21与破碎装置22连接,破碎装置22与烘干装置23连接,烘干装置23分别与除尘脱硫装置24、热解炭化旋转炉34连接,除尘脱硫装置24与引风机25连接,引风机25与烟囱26连接,热解炭化旋转炉34分别与油气分离装置32、黑炭储存仓35连接,油气分离装置32分别与可燃气罐储存箱28、油水分离装置31连接,油水分离装置31分别与储油罐29、木醋液净化装置30连接,热解炭化旋转炉34与烘干装置23连接。
所述的热解炭化旋转34包含进料推杆装置1、进料开口2、釜体3、炉膛4、烟气出口5、循环导热管6、炉膛温控装置7、釜体温控装置8、出料装置10、出料传送装置11、出料开口12、支撑座13、加热装置14、传动装置15、进料装置16,进料推杆装置1的外表面与进料装置16的内壁可滑动连接,进料装置16上设置有进料开口2,进料装置16与釜体3的一端动静密封连接,两个支撑座13分别安装在釜体3的两侧,且可旋转的支撑釜体3,炉膛4设置在釜体3中部的外侧,且炉膛4与釜体3的接触部位为填料弹压密封连接,加热装置14设置在炉膛4的下侧且穿透炉膛4的底壁进入炉膛4内部,烟气出口5、循环导热管6均设置在炉膛4的上侧且与炉膛4连通,循环导热管6与设置于热解炭化旋转炉外部的烘干装置连通,烟气出口5与烟囱连通,炉膛温控装置7设置在釜体3与炉膛4的空隙处,釜体温控装置8设置在釜体3的内部且靠近气体出口9,气体出口9设置在出料装置10的上侧,出料装置10与釜体3的另一端连接且为旋转迷宫密封连接,出料装置10的下侧设置有出料传送装置11,出料传送装置11的一侧设置有出料开口12,传动装置15设置在釜体3的一侧。
所述的釜体3、进料装置16的内壁均为圆筒状。
所述的进料推杆装置1为活塞结构或螺旋输送结构。
所述的出料传送装置11为螺杆结构或活塞结构或叶片结构。
所述的炉膛温控装置7、釜体温控装置8均为温度传感器。
所述炉膛4采用耐火砖、保温砖和陶瓷纤维棉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垒砌而成。
所述的传动装置15为齿轮传动装置。
所述的烘干装置23替换为余热利用装置,通过余热利用装置收集热解炭化旋转34产生的高温烟气,收集的热能一部分给物料进行烘干,另一部分做为热能再利用,可以根据物料的需求可以取消烘干装置23或余热利用装置,热解炭化旋转34产生的高温烟气直接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中科岸达节能产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中科岸达节能产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966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伏滤波器
- 下一篇:一种电化学基因传感器生物芯片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