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医学需要鉴定胎儿性别的监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99447.4 | 申请日: | 2012-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839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发明(设计)人: | 薛新华;高超;李移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薛新华;高超;李移生 |
主分类号: | A61B8/00 | 分类号: | A61B8/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莹 |
地址: | 100142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学 需要 鉴定 胎儿 性别 监控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学设备监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非医学需要鉴定胎儿性别的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就是在胎儿出生前,通过超声检查等医学手段鉴定胎儿性别,来达到选择胎儿性别的目的。例如:某个孕妇想生男孩,在胎儿出生前通过超声波检查知道胎儿是女孩,就可以进行终止妊娠的手术。
目前,我国对禁止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行为,主要是通过行政命令和各省,市主管部门检查监督的形式予以禁止。例如:
1.《国家人口发展十二五规划》经国务院印发后全文公布。规划提出,十二五时期,中国将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促进社会性别平等。严厉打击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行为。规划提出,十二五时期,中国将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提高社会性别平等意识,清理涉及社会性别歧视的法规政策。
2.卫生部于2006年7月21日发布的“卫办字(2006)284号”中明确提出的“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深化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规范医疗保健机构医疗行为,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现就严禁利用超声等技术手段进行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非医学需要的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
采用行政命令及医院自行管理等手段进行禁止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的效果不确定,因为这种行为具有很强的随机性和隐蔽性。我国的各级医院基本都配备有超声波检查设备,每个操作人员都会有很广的人际关系,很多孕妇及家里人会很容易地找关系认识到医院的超声科医生,进行胎儿性别鉴定。整个过程全是在私下里进行,医院的管理部门不可能天天派人管理每台超声设备,所以即使东窗事发,由于存在取证难的情况,也很难落实到具体地处罚相关责任人员。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监控非医学需要鉴定胎儿性别的系统,从而禁止这种行为。
(二)技术方案
一种非医学需要鉴定胎儿性别监控系统,包括:
用于获取超声设备图像信息的图像采集卡,用于监控超声设备工作状态的监控器,以及用于分析图像采集卡图像以及控制监控器的监控中心。
其中,所述监控中心进一步包括:
操作记录模块,用于为医生设置使用权限并记录医生对超声设备的操作状况;
使用记录模块,用于记录患者使用超声设备的信息,并判定使用是否合法。
其中,所述监控器包括:
超声设备开关机状态检测模块,用于通过测量超声设备的直流电源电压来感知超声设备是否处于开机状态;
超声设备工作状态控制模块,用于确保所有检查图像被采集卡采集到;
超声探头识别模块,用于分辨超声设备的工作探头并获得其工作状态。
其中,所述视频采集卡包括:
超声设备型号设定模块,用于依据超声设备型号设定超声设备的视频信号接口;
视频信号补偿模块,用于对超声设备的视频信号进行补偿。
其中,所述监控中心安装有监控软件,可以对视频采集卡所采集的图像进行分析。
其中,所述监控软件依据人的各组织和脏器对超生波的不同返回波来判断是否进行胎儿性别鉴定。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将改变现在的被动管理模式,直接提供胎儿性别鉴定的图像证据,使得管理部门有的放矢,提高工作效率,能够及时准确地对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进行处罚,同时对这种行为也是一种威慑,从根本上杜绝这种行为的发生,最终改变我国人口性别比例偏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系统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本发明的技术原理如下:通过视频采集卡,从超声检查设备上提取正在做检查的患者的超声图像,将超声图像进行具体分析。
本发明的实现方法和技术措施:
本发明要首先要做到确保获取每一个在超声检查设备上做检查的患者的图像信息,并且知道该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年龄,住址,联系方式等;然后对图像进行分析,对那些不是做产前检查的图像不再予以保留,对进行产前检查的图像再进行分析,对进行胎儿性别鉴定的图像进行录像,并在管理部门的监控终端上提示出来。
与医院信息系统联网,获取患者基本信息:医院信息系统中记录了患者的基本信息,例如姓名,年龄,家庭住址,联系方式以及在医院的就诊过程等重要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薛新华;高超;李移生,未经薛新华;高超;李移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9944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无线传感的英语学习书
- 下一篇:带吸盘的量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