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弹性座椅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02305.9 | 申请日: | 2012-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838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发明(设计)人: | 李玉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玉青 |
主分类号: | A47C7/14 | 分类号: | A47C7/14;A47C7/00;A47C3/00 |
代理公司: | 湖州金卫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2 | 代理人: | 裴金华 |
地址: | 313300 浙江省湖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弹性 座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座椅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弹性座椅。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座椅的需求不断的多样化,座椅的种类也越来越多样化,有很多非常舒适美观的,有轻便携带的,有自加热的,如申请号“201120378537.3”的“一种休闲椅”,其带有加热功能,能有效地解决冬天过于冰凉的问题。但大多数椅子坐起来没有动感,缺乏灵动性,比较呆板,坐感舒适度不佳与具有弹性的沙发不能相提并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利用弹性部件增加座椅的舒适感、和趣味感的弹性座椅。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弹性座椅,包括椅背、椅座和椅架,所述椅架包括椅脚和设置于椅脚顶端的架板;所述椅座设置于所述架板上;所述椅座和架板之间通过弹性部件连接;所述架板上还设置有支撑杆。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杆顶部与所述椅座下表面不接触。
支撑杆与椅座下表面保持一定的距离。
座椅长时间使用或由于每个人的坐姿习惯不同会导致弹性部件会逐渐被压缩,或局部偏斜,影响座椅的舒适度和弹性部件的功效。在座椅下压过度时,支撑杆顶住椅座,保护弹性部件不会长时间过度压缩从而保证弹性部件的弹性,延长了弹性部件的使用寿命,同时还有效防止椅座过度偏斜,还能给使用者以警醒调整不利于身体健康的坐姿。
作为优选,所述弹性部件为一个,设置于所述架板中心。
作为优选,所述弹性部件为多个,均布于所述椅座和架板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杆为多个,均布于所述架板上。
弹性部件越多,座椅的平衡性和稳定性越好,舒适感越佳。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杆的高度是所述弹性部件高度的1/3~2/3。
作为优选,所述弹性部件上下两端分别与椅座和架板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椅脚连接于所述架板的四个角上。
作为优选,所述椅脚与所述架板之间的夹角呈95~130度。
由于椅座和椅脚之间会有弹性晃动,为防止使用时坐姿过偏可能导致整个座椅侧翻,采用椅脚和架板之间较大夹角,保证座椅根基的稳定性防止其侧翻,从而在弹性部件带来的舒适弹性的基础上又给人足够稳定的安全感。
作为优选,所述弹性部件为盘簧,所述盘簧顶部与椅座下表面相贴的为盘簧头,所述盘簧底部与架板相贴的为盘簧尾和盘簧身。
盘簧尾和盘簧身与架板相贴,两个支点与架板接触,保证其在垂直面上的弹性,减少其在水平面上的晃动,使用更加舒适。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 该座椅结构简单;
2、 该座椅弹性部件不易损坏,使用寿命长;
3、 该座椅造型大气、美观,稳定中带有灵动感;
4、 该座椅上下弹动好,左右不易晃动,使用舒适、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一个弹性部件的座椅结构示意图;
图2是多个弹性部件的座椅结构示意图;
图中1-椅背,2-椅脚,3-椅脚,4-架板,5-支撑杆,6-弹性部件,61-盘簧头,62-盘簧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
如附图1所示一种弹性座椅,包括椅背1、椅座2和椅架,所述椅架包括椅脚3和设置于椅脚3顶端的架板4;所述椅座2设置于所述架板4上;所述椅座2和架板4之间通过弹性部件6连接;所述架板4上还设置有支撑杆5。所述支撑杆5顶部与所述椅座2下表面不接触。所述弹性部件6为一个,设置于所述架板4中心。所述支撑杆5为四个,均布于所述架板4四个角上。所述支撑杆5的高度是所述弹性部件6高度的1/3。所述弹性部件6上下两端分别与椅座2和架板4固定连接。所述椅脚3连接于所述架板4的四个角上。所述椅脚3与所述架板4之间的夹角呈95度。所述弹性部件6为盘簧,所述盘簧顶部与椅座2下表面相贴的为盘簧头61,所述盘簧底部与架板相贴的为盘簧尾62和盘簧身。
使用者坐上该座椅后,盘簧被压缩,从而产生一个弹性缓冲的过程,还可反复反弹,给使用以舒适感和趣味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玉青,未经李玉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0230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