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胶囊拆解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02676.7 | 申请日: | 2008-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856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发明(设计)人: | 韩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杰 |
主分类号: | A61J3/07 | 分类号: | A61J3/0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11 江苏省苏州市高***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胶囊 拆解 设备 | ||
相关申请
本申请为2008年5月25日提出的申请号为200810123390.6、发明名称为“胶囊拆解设备及其控制结构”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胶囊拆解设备,尤其是通过在一个容器内通入高压空气然后释放气体来实现胶囊拆解的设备,以及用于控制安装在该设备上的多个阀门的控制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医药及保健品行业,灌装不合格的胶囊产品需要进行拆解并回收药料,以减少损失,传统的胶囊拆解方式主要有手工拆解和粉碎方式,这两种方式的拆解效率都比较低,且会导致药料被污染或药料不纯。而现有技术中已经出现一些胶囊拆解设备,通常包括一个容器,该容器的顶部设有顶盖装置,打开顶盖可放入胶囊产品,底部具有排放物料的出口并安装有阀门以在工作时封闭该出口,容器内具有一个密封内腔,容器中通入高压气体后,使气体冲入胶囊的内部,然后再排放出容器中的高压气体,使胶囊壳利用内外压差而拆分开,从而使药料从胶囊壳体中分离出来,通常在容器中还设置有一筛网,以将药料过滤出来,再从容器底部的出口排出来。现有的这种胶囊拆解设备,需运用气放机通过管道向容器中通入高压气体,而通气管道上需设置阀门,并且排放气体的管道上也要设置阀门,这些阀门的开关都是通过手动的方式来操作,顶盖的打开与关闭、底部出口处的阀门的打开与关闭也都是通过手动的方式来操作的,这导致人力成本较高,工作效率也比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胶囊拆解设备及其控制结构,其可实现自物料供给至药料回收整个过程的自动而有序地完成。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胶囊拆解设备,它包括机体部分和控制部分,机体部分包括用于盛放胶囊的料斗、与所述的料斗通过缓存阀相连通并位于料斗下游的缓存舱、位于缓存舱下游并与缓存舱通过进料阀相连通的工作舱,所述工作舱上连通有用于通入气体的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上具有进气阀,所述工作舱的物料排放口处设置有出料阀;所述控制部分将各阀组合到控制电路中,用于控制各阀的打开及闭合,并控制缓存阀与进料阀中的一个打开时,另外一个闭合,还控制进料阀、进气阀、出料阀依次打开且其中一个打开时,另外两个闭合。通过控制部分控制缓存阀打开后,胶囊物料从料斗中排入缓存仓中,进料阀也由控制部分控制打开,使得胶囊物料从缓存仓中移入工作舱中,然后再控制进气阀打开,以向工作舱中通入高压气体,一段时间后,高压气体渗入胶囊的壳体内,打开出料阀时可排放出工作舱内的高压气体,使得胶囊壳体利用内外压差而迅速地拆分开,拆解后的胶囊壳和药料即从物料排放口处排出并回收。
在一种优化方案中,所述工作舱上还连通有用于排放气体的排气管,该排气管上具有排气阀,所述排气管上连接有消声器,所述控制部分控制排气阀与进气阀中的一个打开时,另外一个闭合。在上述向工作舱内通入高压气体的步骤后,隔一段时间先将排气阀打开,使得高压气体从排气管中排出,也可使胶囊壳体利用内外压差而拆分开,而利用安装在排气管上的消声器,可消除或降低在快速排放高压气体时产生的声音。这种在工作舱上另接排气管的方式,利于安装消声器,以消除噪音。
在所述工作舱的正下方设置有收料盒,所述工作舱的物料排放口对着该收料盒,在收料盒内设置有筛网。该收料盒用于回收拆解后的物料,并且,在回收物料的同时,又实现了胶囊内药料与胶囊壳的分离。
为配合上述拆解设备的自动运行,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胶囊拆解设备上的控制结构,它包括缓存阀控制线路、工作舱各阀的控制线路、与工作舱各阀的控制线路相并联的第二延时继电器。其中,缓存阀控制线路由第一延时继电器、第七延时继电器、缓存阀相并联构成,第一延时继电器的常闭触点、第七延时继电器的常闭触点与缓存阀相串联而共同构成缓存阀的控制开关;工作舱各阀的控制线路,包括——
由第六延时继电器与出料阀相并联构成的出料阀控制支路;
由第四延时继电器与进气阀相并联构成的进气阀控制支路,第四延时继电器的常闭触点与进气阀相串联,第四延时继电器的常开触点构成出料阀控制支路的控制开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杰,未经韩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0267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补骨脂提取物及其医药用途
- 下一篇:一种破壁虫草超微混合粉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