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取能电源线圈气隙的调整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03706.6 | 申请日: | 2012-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327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张鸣;刘刚;林杰;孙建超;黄达威;张海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公司佛山供电局;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17/00 | 分类号: | H02J1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王茹;曾旻辉 |
地址: | 528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源 线圈 调整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磁感应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取能电源线圈气隙的调整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智能电网工作的展开及输电线路电压等级的不断提高,对输电线的安全运行进行在线监测显得尤为重要。为了给工作在输电线路高压侧的各种在线监测系统供电,需要研制一种在高压侧长期稳定可靠的电源。
其中感应取能电源实用性强,是最有前景的供电方式,在目前感应取能的电源中,为了避免线圈的深度饱和,相应的加入了控制电路、补偿电路等调节线圈工作的状态的复杂电路,使得电源电路复杂化,降低可靠性。
但在实际的监测系统感应取能电源的产品进行试验时,出现不同程度的线圈振动,是由于线圈处于深度饱和状态时,铁芯损耗增加,导致线圈振动。为解决此问题,可以通过引入线圈气隙磁阻来减小饱和以增大电流适用范围,但多数只是对线圈气隙的影响进行定性的分析,没有明确的方法来定量增加线圈气隙后对感应电压的影响;由此,给感应取能应用带来不便,在实际应用中难于确定针对所需感应电能的电压,如何调整电源线圈气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取能电源线圈气隙的调整方法,可以定量出调整取能电源的线圈气隙对感应电压的影响,根据所需获取的感应电压,准确调整电源实际线圈气隙。
为达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取能电源线圈气隙的调整方法,包括步骤:
获取未增加气隙时线圈的截止电流和饱和电流;
根据未增加气隙时线圈的饱和电流,获取增加气隙时线圈的饱和电流;
获取增加气隙时线圈一次侧的输入电流;
根据输入电流、截止电流以及增加气隙时线圈的饱和电流,获取增加线圈气隙前后的线圈二次侧的电压变化关系;
根据目标感应电压和电压变化关系,获取需调整的线圈气隙;
根据需调整的线圈气隙,调整取能电源的实际线圈气隙。
本发明根据无气隙的一次侧电流和二次侧感应电压的数据及关系曲线,获取无气隙时线圈的截止电流和饱和电流;进而算出增加一定宽度的气隙后,一次侧输入电流在不同的区域内,感应电压相对在相同输入电流下未增加气隙时线圈二次侧感应电压的变化关系;因此在电流一定的情况下,可以根据想要获得电压的大小,从而确定所要增加的气隙宽度;可以定量出调整取能电源的线圈气隙对感应电压的影响,根据所需获取的感应电压,准确调整电源实际线圈气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说明。
一种取能电源线圈气隙的调整方法,请参考图1,包括步骤:
S101、获取未增加气隙时线圈的截止电流和饱和电流;
S102、根据未增加气隙时线圈的饱和电流,获取增加气隙时线圈的饱和电流;
S103、获取增加气隙时线圈一次侧的输入电流;
S104、根据输入电流、截止电流以及增加气隙时线圈的饱和电流,获取增加线圈气隙前后的线圈二次侧的电压变化关系;
S105、根据目标感应电压和电压变化关系,获取需调整的线圈气隙;
S106、根据需调整的线圈气隙,调整取能电源的实际线圈气隙。
本发明根据无气隙的一次侧电流和二次侧感应电压的数据及关系曲线,获取无气隙时线圈的截止电流和饱和电流;进而算出增加一定宽度的气隙后,一次侧输入电流在不同的区域内,感应电压相对在相同输入电流下未增加气隙时线圈二次侧感应电压的变化关系;因此在电流一定的情况下,可以根据想要获得电压的大小,从而确定所要增加的气隙宽度;可以定量出调整取能电源的线圈气隙对感应电压的影响,根据需获取的感应电压,准确调整电源实际线圈气隙。
为更清楚理解本发明,将从以下部分进行阐述:
一、获取未增加气隙时线圈的截止电流和饱和电流;
根据无气隙线圈的一次侧电流和二次侧感应电压的数据及关系曲线,获取无气隙时线圈的截止电流和饱和电流;具体实施时,可先将无气隙线圈的一次侧电流和二次侧感应电压的数据及关系曲线导入系统,这样,在进行本发明的过程中,就可以直接从系统端进行获取无气隙时线圈的截止电流和饱和电流。
二、根据未增加气隙时线圈的饱和电流,获取增加气隙时线圈的饱和电流;
具体的,可以包括步骤A和B;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公司佛山供电局;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广东电网公司佛山供电局;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0370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