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子称数据处理系统及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03707.0 | 申请日: | 2012-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418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徐正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市中州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9/46 | 分类号: | G06F9/46;G01G2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173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称 数据处理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称数据处理系统及方法领域,特别是一种可以自动处理电子称数据的电子称数据处理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电子称技术方案通常由显示器、微处理器、重量传感元件、电源组成。使用时电子称一般在待机状态,当启动开关时通过重量传感元件测量重量,测量完成后将数据在显示器上进行显示。现有技术方案不对数据进行存储及处理,使用者的重量数据只能使用笔和纸进行记录,而且很难使用电脑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带来很多不方便,再者电子称一般使用电池供电,在没电时需要购买新的电池,造成使用者的二次消费。因此一种解决电子称数据处理和供电的方法显得特别急迫。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能自动处理电子称数据的电子称数据处理系统及方法。
一种电子称数据处理系统,用于自动处理电子称的数据,所述电子称数据处理系统包括一连接电脑的USB接口、一连接所述USB接口的电子称及一连接所述电子称的存储设备,所述电子称包括一控制电子称操作及处理数据的微处理器、一通过所述USB接口进行充电的电池、一与所述电池连接的给所述电子称供电的电源模块、 一产生重量数据的重量传感元件、一用来显示测量数据的的显示器及一控制电子称工作状态的开关。所述USB接口分别于所述微处理器及所述电池相连,所述电池与所述电源模块相连,所述电源模块分别与所述重量传感元件、所述微处理器及所述显示器相连,所述重量传感元件、所述显示器、所述开关及所述存储设备分别于与所述微处理器相连。
一种电子称数据处理方法,用于自动处理电子称的数据,所述电子称数据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所述电子称接所述电池后处于待机状态。
步骤二、所述微处理器检测所述开关是否闭合。所述微处理器检测到所述开关没有闭合则继续循环检测所述开关是否闭合。
所述微处理器检测到所述开关闭合,则所述微处理器控制所述重量传感元件启动。
步骤三、所述重量传感元件进行重量测量,并将重量测量数据发送给所述微处理器。
步骤四、所述微处理器收到测量数据后,将测量数据传输到所述存储设备中。
同时,所述微处理器收到测量数据后,将测量数据发到所述显示器上进行显示。
步骤五、所述微处理器检查是否需要重新启动所述重量传感元件进行测量。如果需要则进入步骤三。如果不需要则进入步骤六。
步骤六、所述微处理器检查所述电子称是否通过所述USB接口 接入了所述电脑。如果接入了所述电脑则进行步骤七。如果未接入所述电脑则进行步骤十。
步骤七、所述电子称通过所述USB接口接入所述电脑后,所述电脑自动识别所述电子称。
步骤八、所述电脑自动识别所述电子称后,所述电脑通过自动运行所述存储设备中内置的自动运行程序将预先存放在所述存储设备中的用户管理程序下载至所述电脑的内存并自动运行该用户管理程序。
步骤九、通过在所述电脑上运行所述用户管理程序对测量数据进行管理及统计分析。
步骤十、所述微处理器检测所述电子称是否进入待机状态,如果进入待机状态则进行步骤一;
如果不进入待机状态则运行步骤五
由上述可见,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提出的工作流程方法,利用USB接口与电脑通讯,结合软件功能,对电子称进行改进,采用了新的数据传输处理方法,对测量出的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及分析,达到了自动化的效果,增加了用户使用的便利性。同时通过电脑USB充电功能避免了使用者的更换电池的麻烦。
附图说明
图1现有技术方案示意图
图2现有工作流程示意图
图3本发明技术方案示意图
图4本发明工作流程示意图
图5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示意图
图6本发明实施例工作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5,本发明电子称数据处理系统较佳实施方式包括一连接电脑的高速USB2.0接口、一连接所述高速USB2.0接口的电子称及一连接所述电子称的Flash(闪存),所述电子称包括一控制电子称操作及处理数据的ARM7微处理器、一通过高速USB2.0接口进行充电的带保护板锂电池、一与所述带保护板锂电池连接的给电子称供电的5v转3.3v电源模块、一产生重量数据的重量传感元件、一用来显示测量数据的的LCD显示器及一控制电子称工作状态的开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市中州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市中州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037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增强现实图像方法
- 下一篇:一种锅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