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池组的快速花键式连接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03849.7 | 申请日: | 2012-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901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发明(设计)人: | 李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辉 |
主分类号: | H01M2/20 | 分类号: | H01M2/20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汤志武 |
地址: | 211500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组 快速 花键 连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组领域,涉及一种新型电池极柱及连接板的发明,特别运用于电池快速组成电池包花键式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动汽车的研发生产量越来越大,对电池组的各项要求也更加苛刻,不仅对电池的性能参数有着更高的要求,对电池安装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几乎所有电动汽车用的动力电池组电池连接方式均采用螺栓连接,通过各种螺杆将导电极板拧在电池上的螺纹孔内,经多次试验完成单体电池正负极板连接需耗时10s左右,如完成一电池包的所有安装连接工作,一般时间都在15min以上,而且操作过程中容易出现意外,导致电池及人员伤害,并且各电池锁紧螺杆由于操作人员拧紧的力矩不同,导致接触不良长时间大电流运行过热烧毁或过紧破坏电池内部结构的情况发生,以致安全性能大大降低,缩短电池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电池组的快速花键式连接结构。
本发明的主要技术方案:电池组的快速花键式连接结构,包括电池和连接板,其特征是电池上设有与电池内部正负极分别连接的凹槽,连接板上固定有柱桩,柱桩为外表面具有圆弧凸起的圆柱形;凹槽的内部结构形式与柱桩相配合;连接板的一侧有橡胶软板。
本发明的连接结构,由于采用了花键式的柱桩形式,桩柱比同容量的电池总高度降低15mm左右,极柱材料节约40%左右,正负极柱材料采 用铜质或不锈钢制作,连接板采用铜质材料做成,并用铜线编织成连接软线与连接板压在一起,根据电池成组的安装方式,将连接板固定在橡胶软板上,橡胶软板折叠在一起,最后电池组安装完毕后,将带有柱桩和橡胶软板板的连接板一一按如电池凹槽中,即将电池串联在一起,形成高压的电池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
1、同等容量的电池下,高度有所降低,更有利于布置;
2、通过同等电流的情况下,柱桩所需的材料面积更小;
3、安装快速,更加适合于电池包的快速制作;
4、柱桩无需受力,不破坏电池内部结构,保证电池寿命;
5、连接板可靠性高,使用方便、安全,内部不易形成悬浮电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电池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中连接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凹槽;2-电池;3-连接板;4-柱桩;5-橡胶软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加以详细描述。
实施例:电池组的快速花键式连接结构,如图1和2所示,主要包括电池2和连接板3,其主要改进是电池2上设有与电池2内部正负极分别连接的凹槽1,连接板3上固定有柱桩4,柱桩4为外表面具有圆弧凸起的圆柱形;凹槽1的内部结构形式与柱桩4相配合;连接板3的一侧有橡胶软板5。
实施例中,电池1上端面向内有两个正负凹槽1,凹槽1深度为20mm,内部结构类似于花键槽的形式;根据电池组的摆放形式将花键式的柱桩4与连接板3固定在一起,柱桩4的外表面具有圆弧凸起的圆柱形结构,并与凹槽1的内部结构形式相配合。柱桩3的一端通过连接板3的导线连接。
连接板3通过专用胶水固定在橡胶软板5上,橡胶软板5可以卷在一起,当电池安装好后,将带有柱桩4和橡胶软板5的连接板一一的按入单体电池2的凹槽1中,即可快速的形成高压电池包。当连接板3用50N.m的力矩按入电池凹槽1后,柱桩4全部被凹槽1紧密包裹住,使得接触面比现有螺纹形式的接触面大,以至于通过相同电流的情况下本发明使用的材料要节约很多。
本实施例在电池正负柱桩上创新了结构设计,电池正负极上有一深约20mm直径10mm类似于花键槽形式的凹槽,连接板上的柱桩以铜为材料做成长度20mm类似于花键轴的柱桩,并且在柱桩中间段做成直径在12mm左右的圆弧形凸起,柱桩在插入电池的过程中,由于受到挤压,柱桩中间段开始收缩变形,全部插入电池后,柱桩紧紧的挤在凹槽内,以保证电池在规定容量的5c放电倍率下依然正常工作,并且所有连接板通过阻燃的橡胶软板根据动力电池包内电池的串联方式固定在一起。在电池包里摆放好电池以后吧,将已经排列固定好的连接板快速的与电池连接在一起成一高压电池包,而完成这一过程,耗时一般在1min以内,既保证了安全性又使得电池的紧固性保持一致,与现有的电池连接结构相比,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及减少了人员投入,更加适用于大批量生产与制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辉,未经李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0384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平面直排、侧排功能的预埋件
- 下一篇:一种房屋地下基础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