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04090.4 | 申请日: | 2012-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900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发明(设计)人: | 李泽宏;赵起越;李巍;任敏;张金平;张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29/06 | 分类号: | H01L29/06;H01L29/739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温利平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绝缘 栅双极型 晶体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功率半导体器件技术领域,涉及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器件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是一种新型的功率半导体器件。它既具有MOSFET的输入阻抗高、驱动功率小、驱动电路简单、开关速度高的优点,又具有双极晶体管的电流密度大、饱和压降低、电流处理能力强的优点。因此,IGBT具有高压、大电流、高速的三大特点,这是其他功率器件所不能比拟的。IGBT作为功率开关管或功率输出管广泛应用于电磁炉、UPS不间断电源、汽车电子点火器、三相电动机变频器、电焊机开关电源等产品中,现已成为电力电子领域的主流产品之一。
传统的IGBT器件结构如图1所示,由N+源区7、P型基区5/P+体区6、N-漂移区4/N+缓冲区3和P+集电区2形成器件内部寄生晶闸管的PNPN四层结构,其等效电路如图2所示。这个寄生的PNPN四层晶闸管结构可以看做一个PNP晶体管和一个NPN晶体管的连接。当两个晶体管的共基极放大系数之和大于1,即αNPN+αPNP≥1时,就会触发IGBT内寄生晶闸管的开启,发生闩锁效应,使器件失去栅控能力,无法关断,器件温度不断升高,形成正反馈,最终导致器件烧毁,限制了器件的工作温度和正向安全工作区。
提高IGBT器件可靠性的常用方法是,采用自对准工艺形成P+体区6以减小P型基区5中横向电阻和寄生NPN晶体管共基极放大系数,但是P+体区6的注入剂量和能量都不能很大。注入能量过大,多晶硅栅电极10和栅氧9的掩蔽作用可能失效;由于采用自对准工艺进行注入,注入剂量过大,可能导致P+体区6向沟道区扩展严重,将严重影响器件的阈值电压和开启能量。这也限制了这种方法对器件可靠性的进一步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抗闩锁效应的绝缘栅双机型晶体管,在不影响器件正向导通特性的前提下,使器件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本发明的核心思想是在传统绝缘栅双击型晶体管的P+体区6中引入带有受主能级的深能级杂质12,如图3所示。这些深能级杂质12的杂质能级位于导带底以下0.15eV,在常温下电离率比较低,对器件的阈值电压影响非常小。当器件工作在大电流下,器件温度升高,上述深能级杂质12的电离率将得到大幅提高,相当于提高了P+体区6的有效掺杂水平,提高了IGBT器件中寄生NPNP晶闸管结构中NPN管基区有效掺杂浓度,降低了NPN管发射极注入效率γ,进而降低NPN管共基极放大系数αNPN,可避免因αNPN+αPNP≥1而使器件寄生的晶闸管开启,器件因失去栅控能力无法关断而最终烧毁。由于常温下P+体区6有效掺杂浓度与传统IGBT器件相差很小,对器件正向导通特性基本没有影响,但增大了器件的正向安全工作区,使得器件的可靠性得到提高。
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其结构如图3、4所示,包括金属化集电极1、P型集电区2、N+缓冲层3、N-漂移区4、P+体区6、P型基区5、N+源区7、二氧化硅栅氧化层8、多晶硅栅电极9、二氧化硅场氧化层10、金属化发射极11;金属化集电极1位于P型集电区2的背面,N+缓冲层3位于P型集电区2的正面,且上方同N-漂移区4相连;N+源区7和P+体区6二者并排位于金属化发射极12下方、且与金属化发射极12相连,其中P+体区6下方与N-漂移区4直接相连,N+源区7同N-漂移区4之间隔着P型基区5;N-漂移区4、P型基区5和N+源区7三者与多晶硅栅电极9之间隔着二氧化硅栅氧化层8,多晶硅栅电极9与金属化发射极11之间隔着二氧化硅场氧化层10;所述P+体区6中引入了带有受主能级的深能级杂质12。
所述带有受主能级的深能级杂质12的杂质能级位于导带底以下0.15eV,以保证在常温下深能级施主杂质的电离率非常低,对器件常温下的阈值电压影响很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0409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氯化汞触媒料仓卸料放料闸板
- 下一篇:一种用于制备生物柴油的微藻油预处理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