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视觉成像技术检测支撑物颗粒的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04498.1 | 申请日: | 2012-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410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赵雁;李彦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兰迪玻璃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5/00 | 分类号: | G01N15/00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0 | 代理人: | 孙笑飞 |
地址: | 4710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视觉 成像 技术 检测 支撑 颗粒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真空玻璃加工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视觉成像技术检测真空玻璃支撑物颗粒布放效果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真空玻璃中两层玻璃的夹层为气压低于1×10-1 Pa的真空,以使气体传热可忽略不计。若使玻璃之间保持间隔形成真空层,必须在两层玻璃之间设置支撑物颗粒来承受每平方米约10吨的大气压。为了减小支撑物颗粒“热桥”形成的传热并使人眼难以分辨,支撑物颗粒直径很小,目前的产品中的支撑物颗粒直径大多为0.3mm-0.5 mm。为了更加方便、准确的布放颗粒,本申请人之前申请了专利名称为“一种颗粒分离布放装置”的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为201220070546.0,其包括固定元件和旋转元件,旋转元件能够绕其自身轴线在固定元件内旋转;布放时,通过旋转元件的旋转,将通过进料口进入到旋转元件上的容置槽中的颗粒运至出料口处,将待布放颗粒布放至设定位置。另外,若能实时检测支撑物颗粒的布放情况,避免支撑物颗粒的漏放、重放,必将有效提高布放的成功率和真空玻璃的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视觉成像技术检测支撑物颗粒的方法及系统,能够实时监控真空玻璃中支撑物颗粒的布放情况,及时反馈布放信息,有效避免颗粒的漏放,从而提高真空玻璃的性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视觉成像技术检测支撑物颗粒的方法,包括安装于颗粒布放装置出料口的透明导管,所述出料口为多个,各出料口均对应连接有一导管,导管出口与待布设点的位置相对应,该检测步骤如下:
(1)在导管旁设置一个或多个图像采集装置;
(2)调整辅助光源,使图像采集装置能够清楚的捕捉从导管中通过的颗粒;
(3)启动图像采集装置,采集待测导管内行进颗粒的图像数据;
(4)图像采集装置通过控制器将图像数据传输给计算机;
(5)计算机将来自图像采集装置捕捉的图像信息进行分析,输出控制命令至颗粒布放装置决定是否补放颗粒。
作为优选,所述图像采集装置为一个,图像采集装置位于导管的正对面,同时对各导管内行进颗粒进行扫描拍照。
作为优选,所述图像采集装置为多个,各图像采集装置分别对应数个导管,然后对相应数个导管内行进颗粒进行扫描拍照。
作为优选,所述图像采集装置与导管数量相等且位置一一对应,各图像采集装置分别对相应导管内行进颗粒进行扫描拍照。
更进一步地,若同一图像采集装置检测到有任一导管没有颗粒通过,则待计算机控制颗粒布放装置通过此导管补放颗粒之后,该图像采集装置对应的若干导管开始新一轮的颗粒布放工作。
作为优选,所述辅助光源采用LED背光源。
作为优选,所述图像采集装置采用CCD或CMOS图像传感器的相机。
作为优选,所述导管为透明玻璃管。
一种基于视觉成像技术检测支撑物颗粒的系统,包括颗粒布放装置,待布放颗粒通过布放装置的进料口进入旋转元件的容置槽中被运送到出料口处,所述出料口处连接有一透明导管,导管出口与待布设点的位置相对应,还包括设于导管一侧的至少一个用于读取通过导管颗粒图像信息的相机,以及能使相机视场内的颗粒被相机清晰捕捉的辅助光源,所述相机连接到用于分析处理图像信息的计算机,然后计算机输出控制命令至颗粒布放装置决定是否补放颗粒。
本发明带来的有益效果为:此系统操作方便,节约了劳动力,总体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精度,同时提高了真空玻璃的性能,并且实现了生产自动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辅助光源,2.导管,3.图像采集装置,4.计算机,5.出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兰迪玻璃机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洛阳兰迪玻璃机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0449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