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平面图绘制三维弯管轴测图的方法及其三维弯管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04974.X | 申请日: | 2012-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40412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30 |
发明(设计)人: | 周强;李世魁;蔡延斌;梁志伟;曲广义;王智颍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43/00 | 分类号: | F16L43/0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东方专利事务所 23118 | 代理人: | 陈晓光 |
地址: | 150000 黑龙江省***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平面图 绘制 三维 弯管 轴测图 方法 及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锅炉设计安装中的三维弯管、利用平面图绘制三维弯管轴测图的方法。
背景技术:
大型锅炉上管路众多,仅单支弯管的弯头最多达25个,且空间弯头复杂多样,各空间弯头之间的二面夹角少则5、6个,多则15、16个,弯曲方向为三维立体多向,弯曲的角度和直段长度也各不相同。
如此复杂多变的三维空间弯管若采用常规的主、俯、侧三视图的形式来设计零件图,将三维设计软件生成的视图再逐一转化成二维平面视图,则设计工作量将十分巨大,而且在图纸的准确性、可视性、可识性等方面均满足不了指导生产的需求。为解决此问题,就必须实现三维设计软件直接设计出的三维弯管轴测图用于生产。
经过对常规的的三维弯管轴测图进行分析,发现其采用弯头拐点的坐标值、轴向偏移值及不分正负的二面角等反映弯管的走向,再加上标注的弯曲角度、弧长、直段长度等数据,图示结构十分复杂,直观性很差,识图十分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正负二面角的提出和弯管特性数据表的使用,解决轴测图的识图技巧和识图速度问题的方法,特别是锅炉设计安装中三维弯管及三维弯管轴测图的绘图标记方法。
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锅炉设计安装中的三维弯管利用平面图绘制方法,三维管路的直管之间的弯头以走向一致为前提,从轴测图面对的第一弯头起,逆时针旋转前一弯头得到相邻两弯头的二面角为正二面角;以顺时针旋转第一弯头得到相邻两弯头的二面角为负二面角;二面角是将连接直管的弯头从0点算起按顺时针方向定位为负二面角、按逆时针方向定位为正二面角,并将弯管总长、直管长度、弧长、弯曲角度、负二面角、正二面角的弯管特性数据进行排列,从而从平面图上得出复杂三维图的数据和直接能转化为常规平面图的图形。
中锅炉设计安装中的三维弯管利用平面图绘制方法,所述的直管为2或3或4或5或6或7或8或9或10或11或12或13或14或15或16或17或18或19或20或21或22或23或24或25或26或27或28或29或30根;所述的弯头为1或2或3或4或5或6或7或8或9或10或11或12或13或14或15或16或17或18或19或20或21或22或23或24或25或26或27或28或29个;所述的直管长度为40或103或215或287或341或406或419或422或489或523或1166 mm。
一种利用上述方法标志的图纸制作的三维弯管,其组成包括:一组直管,所述的第一根直管通过弯头连接第二根直管,所述的第一根直管与第二根直管之间连接的角度为:顺时针方向的弯头走向形成负二面角或者逆时针方向的弯头走向形成正二面角;所述的第二根直管与下一根根直管之间通过弯头连接,以此顺次通过弯头连接下一根直管,相关角度为前根直管起算顺时针方向的弯头走向形成负二面角,逆时针方向的弯头走向形成正二面角;直至所述的最后一根直管,所述的直管为2-30根,所述的弯头为1-29个,所述的直管直径为38mm, 所述的直管长度为40-1166 mm。
有益效果:
1.本发明解决了常规三维弯管轴测图不能直观的、快速的指导生产的难题,并且提供了打破常规的绘图标记方式的全新尺寸的三维布置的锅炉用弯管,供技术人员和操作者能方便、快速的识别其并将这中三维管路制造出来。
本发明正负二面角的提出和弯管特性数据表的使用,解决了轴测图的识图技巧和识图速度问题,提高了操作者生产过程中识图的准确性和识图速度,提高生产效率。是对世界范围内传统绘图标记方式的创新。
本发明彻底解决了三维弯管轴测图的识图技巧和识图速度的问题,大大提高了设计人员、工艺人员、车间技术人员和生产工人的工作效率,1名技术人员或生产工人只需约10分钟就可识取1张图,经过实际运行,本发明的方法绘制的图纸与原有的方式相比识图速度提高了约12倍,加工速度提高数十倍,从而大幅度缩短了技术准备和生产制造的周期,三维弯管轴测图的具有非常强大的生命力和非常大的经济上的实用价值。
本发明解决了弯管设计、识图和操作的难题,为今后三维弯管轴测图的大范围推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我公司在职锅炉行业今后工作的开创,具有深远的影响和现实意义,且该技术填补了国内锅炉制造行业的空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0497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