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灯具角度控制支架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05384.9 | 申请日: | 2012-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533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范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创硕光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21/14 | 分类号: | F21V21/1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精英专利事务所 44242 | 代理人: | 李新林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区公明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灯具 角度 控制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照明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灯具角度控制支架。
背景技术
现有灯具角度控制架对角度调整一般包括两种模式,一为随意性调整,不需要明确知道所调整的具体角度,二为精确性调整,按照具体的角度进行调整,但受设计、加工工艺及成本限制,目前所能做到的最小精确调整角度仅为10度。随着人们对灯具照明效果要求的提高,对灯具的照射角度的精准度要求逐步提高,现有技术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此问题而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灯具角度控制支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灯具角度控制支架,包括支架和两个连接板,所述的支架为U形,支架开口端的两个端头部分别开有第一铰接孔,在第一铰接孔的上方远离端头部的方向以第一铰接孔为圆心的圆周上开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限位孔,所述的连接板包括与支架铰接的第一立板部及与灯具连接的第二立板部,在所述的第一立板部开有第二铰接孔,在第二铰接孔的上方远离第二立板部方向延弧长为180度、以第二铰接孔为圆心的圆周上均匀间隔开有多个定位孔,所述支架开口端的两个端头部分别通过第一铰接孔与两个连接板的第二铰接孔铰接,所述限位孔所在圆周的半径与所述定位孔所在圆周的半径相同,支架上的一个限位孔与连接板的一个定位孔对应并通过螺丝与螺母连接限位。
所述限位孔为两个,所述两个限位孔的中心与第一铰接孔中心的连线之间的夹角为15度或25度。
所述定位孔在弧长为180度的圆周上均匀间隔,每相邻两定位孔与第二铰接孔之间形成的圆心角为10度。
所述的定位孔上方远离第二立板部方向设有标识部。
所述的第二立板部开有三个通孔,所述的三个通孔呈三角形分布,在三个通孔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三个螺母。
所述的第一立板部底部的两边还设有两个平板部,所述两个平板部上分别开有两个圆孔。
所述的限位孔上方远离端头部方向设有单箭头形标识,箭头方向指向第一铰接孔的圆心。
所述的支架的封闭端的底板部开有两个条形开孔。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可使灯具照射角度在控制支架大小不变的情况下,由最小可调度数由10度变为5度或者更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与灯具组装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充分理解本发明的技术内容,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一步介绍和说明。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与灯具组装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为本发明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包括支架1和两个连接板2,所述的支架1为U形,支架1开口端的两个端头部分别开有第一铰接孔12,在第一铰接孔12的上方远离端头部的方向以第一铰接孔12为圆心的圆周上开有两个限位孔121、122,所述的连接板2包括与支架1铰接的第一立板部21及与灯具连接的第二立板部22,在所述的第一立板部21开有第二铰接孔23,在第二铰接孔23的上方远离第二立板部22方向延弧长为180度、以第二铰接孔23为圆心的圆周上均匀间隔开有多个定位孔24,所述支架1开口端的两个端头部分别通过第一铰接孔11与两个连接板2的第二铰接孔23铰接,所述限位孔121、122所在圆周的半径与所述定位孔24所在圆周的半径相同,支架1上的一个限位孔121与连接板2的一个定位孔24对应并通过螺丝与螺母连接限位。在角度调整时,取其中的一个限位孔121与任一定位孔由螺丝、螺母紧固连接所形成的角度与连接板2旋转使另一限位孔122及与该限位孔122最为接近的另一定位孔由螺丝、螺母紧固连接所形成的角度相差值为两个限位孔121、122与第一铰接孔11半径间的角度减去两个定位孔之间的角度,利用该角度相差值能够对灯具角度进行更为精确的调整。
具体的,所述两个限位孔121、122圆心与第一铰接孔中心的连线之间的夹角为15度或25度。
具体的,所述定位孔在弧长为180度的圆周上均匀间隔,每相邻两定位孔与第二铰接孔之间形成的圆心角为10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创硕光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创硕光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0538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池充电状态的监视
- 下一篇: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气密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