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跨设备的发起通信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06351.6 | 申请日: | 2012-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3435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8 |
发明(设计)人: | 顾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博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H04W60/00;H04W88/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315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设备 发起 通信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跨设备的发起通信的方法,包含监测模块,通信对象识别模块,通信模块,管理和配置模块等。核心网向系统开放通信服务接口,用户在系统注册名下设备,包含浏览终端设备和通信终端设备,用户在终端设备上浏览内容时,选择内容对象,终端获取用户选择对象并识别对象属性,根据对象属性提供通信选项,用户选择对应的通信方式,终端将用户选择对象以及通信方式数据同步到系统,系统获取用户通信意愿,向通信核心网的呼叫服务发起请求,呼叫服务根据请求消息的指示发起用户选择的通信。通过实时传递用户通信意愿数据到通信核心网,为用户提供了一种方便的跨设备发起通信的业务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核心网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跨设备的发起通信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和通信融合技术的发展,为一种跨设备的发起通信的方法提供了可行性。
目前,用户同时拥有不同的设备,包含智能终端,PC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各个设备拥有不同的设备能力,如用户主要用电脑上网,使用手机打电话,在很多时候,用户的数据通过电脑等方式进行获取和浏览,如用户查看网页上的电话号码,一般情况下,在用户希望能呼叫或发送短信给对方时,用户需要输入该号码到手机等具备通讯能力的设备如手机上再进行呼叫,如此一来,用户需要诸多步骤,过程繁琐,在输入的过程中还易于出错。
而随着宽带互联网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宽带无线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无线互联网的带宽以及速度得到极大地提高,网络的覆盖和稳定性和网络速度对需要稳定连接的应用来说,已经不再是瓶颈问题,用户数据在跨越多个终端的情况下,也能快速实时的进行数据的传递,用户感觉的延迟也会大大降低,为各种新型的跨设备业务提供了各种可行性。
同时,随着SOA软件架构的发展,将原本与互联网隔离通信网络逐步进行融合,通信核心网将各种通信能力,包含语音,短信,彩信,定位等通信网络具备的能力进行软件服务形式的封装,形成互联网与通信网的耦合,表现为核心网中的一个跨数据网和通信网的中间件系统,互联网也能通过通信网络开放的通信能力的服务接口,完成各种原本只有在通信网络才能实现的各种通信能力,将不同设备和系统平台构成的异构系统融合为一个逻辑上的融合整体,跨越了多种设备和平台,解决异构网络能力交互的难题。
通过融合通信网络能力与传统的互联网,实现用户不同设备之间的数据快速访问,并在不同设备上自动触发对应的通信能力,实现用户所见即所得的通讯效果,用户在网页上看到通讯号码后选取对应的号码即可触发呼叫等方式的通信,无需输入号码,简单地选择对象即可发起通话、短信等操作,减轻了用户的负担,提高了用户使用体验。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简单易行,融合互联网和通信网的一种跨设备的发起通信的方法。
发明内容
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通信核心网向系统开放通信服务接口,用户注册信息到系统,用户在终端设备上浏览内容时,用户选取对应的内容对象,终端设备识别对象的属性,根据对象属性适配和提供对应的通信选项,用户选择对应的通信方式后触发系统向通信核心网的通信服务发起请求,核心网服务根据系统通信请求消息的指示发起用户选择的通信。
进一步的,通过所提供的一种跨设备的发起通信的方法为一种跨设备的通信业务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满足用户各方要求,提升用户友好体验。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跨设备的发起通信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通信核心网向外部系统开放通信服务接口,包含语音呼叫,短信,彩信等通信服务的接口,通过调用核心网开放的通信服务接口,系统能实现语音,短信,彩信以及各种核心网支持的通信能力。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跨设备的发起通信的方法的一个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博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博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0635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处理装置
- 下一篇:CDMA信号的生成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