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寡核苷酸链的荧光增强型Hg2+检测芯片及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306397.8 申请日: 2012-08-24
公开(公告)号: CN102912011A 公开(公告)日: 2013-02-06
发明(设计)人: 赵建龙;娄新徽;杜娟;徐元森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主分类号: C12Q1/68 分类号: C12Q1/68;G01N21/64
代理公司: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代理人: 潘振甦
地址: 200050 ***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基于 寡核苷酸 荧光 增强 hg sup 检测 芯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寡核苷酸链的荧光增强型汞离子检测芯片和方法,属于生物分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汞是高毒的全球性环境污染物,尤其是其具有高迁移性、持久性、甲基化作用性、生物富集性及食物链放大性的特点,即便是极微量的存在于环境中,对动植物及人类的健康也是极大的威胁。全世界的汞一年的排放量约1.5万吨,主要来源于汞矿、冶金、氯碱工业、电器工业和矿物燃料的燃烧。汞以多种形式存在与环境中,水溶性的二价汞离子(Hg2+)是汞污染最常见和最稳定的形式之一。

如何有效地进行环境中汞离子含量的测定,成为摆在广大分析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问题。目前传统的汞离子检测方法主要有:原子(吸收,发射,荧光)光谱法及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ICP-MS)。尽管能够得到比较精确的检测结果,但这些技术依赖大型仪器设备、耗费耗时、需进行样品预处理,需要专门的技术人员进行操作,检测成本高,很难满足产地现场快速检测的要求,并且其中有些方法还需要用到有毒试剂,难以被分析人员接受。因此,人们迫切需要简便、快速、经济、准确的分析检测汞离子的方法。目前,国内外对汞离子进行现场检测的方法在灵敏度和专一性上不能够满足要求。

近来的研究表明,汞离子能特异性地与两个胸腺嘧啶碱基(T)共价结合形成稳定的T-Hg2+-T结构。基于汞离子的这一特殊的性质,已发展了各种Hg2+检测方法:如荧光法(A.Ono,H.Togashi,Angew.Chem.Int.Ed.Engl.2004,43,4300.)、纳米金聚集比色法(J.S.Lee,M.S.Han,C.A.Mirkin,Angew.Chem.Int.Ed.Engl.2007,46,4093.电化学法(Z.Zhu,Y.Su,J.Li,D.Li,J.Zhang,S.Song,Y.Zhao,G.Li,C.Fan,Anal.Chem.2009,81,7660.)等。这些方法普遍具有选择性好、特异性强等特点,但多不适合现场检测。

生物芯片是本世纪八十年代末在生命科学领域中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项高新技术,它主要是指通过微加工技术和微电子技术在固体芯片表面构建的微型生物化学分析系统,以实现对细胞、蛋白质、DNA及其他物质的准确、快速、大信息量的检测。生物芯片的主要特点是高通量、微型化和自动化,能够实现对微量样品快速、准确的检测。本发明人在“基于寡核苷酸链的汞离子荧光检测芯片、制作及使用方法”的申请中(专利申请号:201010533018.x)报道的汞离子检测芯片随着汞离子浓度增加,荧光信号减小。这种signal-off的工作模式容易引起假阳性。本发明在此基础上拟作出进一步改进,克服引起假阳性的缺点,提供一种Hg2+检测芯片方法及应用。

发明内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0639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