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湿法烟气净化吸收液的除尘装置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06422.2 | 申请日: | 2012-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845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发明(设计)人: | 宋志黎;宋显洪;宋志骥;陈金富;吴拯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洪利净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36/00 | 分类号: | B01D36/00;B01D37/02;B01D53/1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方专利事务所 31127 | 代理人: | 吴干权;朱志祥 |
地址: | 201799 上海市青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湿法 烟气 净化 吸收 除尘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烟气除尘的装置和方法,特别涉及一种湿法烟气净化吸收液的除尘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燃烧烟气对大气的污染是全球各国均要认真面对的难题。燃煤,燃油,燃天然气,燃烧固体垃圾,冶金工业等的各种烧结炉,化学工业等的各种焙烧炉等燃烧装置每小时都会排出大量对大气产生严重污染的废气。这些废气中除了固体灰尘,还有硫化物,碳化物,硝化物等化学物质。目前国内外采用不少方法,治理这些废气。这些方法中,大致可分为干法治理,湿法治理,先干后湿,或先湿后干等几种。一般先干后湿的方法比较普遍。即先用电除尘与干式布袋过滤,将烟气中大于10微米的烟尘去除,然后对烟气进行清水喷淋,将烟气中部分易溶性污染物溶解在水中,又将烟气中5微米左右的灰尘落到喷淋水中。经水喷淋的废气进入吸收塔,将废气中主要有害组分充分吸收,然后排到大气中。
湿法处理烟气的吸收液有两大类。一类吸收液是消耗性的。吸收液与废气接触,吸收液与废气中的有害组分发生化学反应,反应物或者是产品,或者是无用的废渣,另作处理。另一类吸收液是非消耗性。在吸收塔吸收液将废气中有害组分充分吸收后,立即送往介吸塔,通过加热或其他方法,将吸收液中有害组分全部释放出来,如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这些介吸出来的气体是纯度相当高的气体,可送往其他工艺装置另作处理。经介吸后的吸收液回到吸收塔重新进行吸收操作。
这种非消耗性的烟气处理技术是一类能化废为宝的技术,符合减少物耗,减少二次污染的循环经济原则。这种湿法吸收技术的重要原则是使循环吸收液的吸收功能不衰减。由于烟气中组分复杂,温度又较高,吸收液对主要有害组分进行吸收时,会产生某些副反应与副产物。这些副产物会影响吸收液进一步的吸收。为了使吸收液的吸收功能不衰减,必须将吸收液送至另一专门净化装置,及时将吸收液中的副产物净化去除。
烟气经水喷淋,虽然5微米左右的微粒已被去除,但小于5微米的微粒大多还残留在废气中,在吸收塔经与吸收液相互充分接触,这些细微粒基本都进入吸收液。如果吸收塔及后面的介吸塔是喷淋式空塔,吸收液中的这些细颗粒易造成喷嘴堵塞;如果吸收塔与介吸塔是波纹填料类填料塔,易导致波纹填料被逐渐堵塞;由于填料上沾附大量细颗粒,易产生大量泡沫。更主要是吸收液进入净化装置,会导致净化装置功能下降,净化装置中的净化介质(如吸附剂、萃取剂等)使用寿命减少。这反过来又影响净化后的吸收液对新烟气中有害组分的吸收。因此,从吸收液中及时高效分离超细烟尘,这一步操作极为重要,这是确保吸收液吸收功能不衰减的关键操作。
现在国内外对吸收液与超细烟尘的分离,绝大多数采用以滤布为材质的管式过滤机进行分离。国内甚至还用板框压滤机。由于滤布对10微米以下的烟尘过滤效率低,必须依靠硅藻土等助滤剂进行预涂与本体助滤,能耗大,耗时多,成本高;有少数企业采用陶瓷膜过滤器,虽然去除效率高,但能耗大增,操作成本很大,难以大量推广。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的问题和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去除粒径小于5微米固体颗粒,并且能够快速收集固体颗粒的,湿法烟气净化吸收液的除尘装置和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湿法烟气净化吸收液的除尘装置,包括一级微孔过滤机,二级微孔过滤机、固体颗粒贮罐,
所述的一级微孔过滤机顶部联通滤液出口管、底部设有排出固体颗粒的出口、侧面联通吸收液管道;
所述的固体颗粒贮罐顶部和侧面设有进口、底部设有出口;
所述的二级过滤机顶部设有出口,侧面设有进口;
含有固体颗粒的吸收液由吸收液管流入一级微孔过滤机中,
所述的一级微孔过滤机顶部还联通导入压缩空气的压缩空气管、过滤机底部出口与固体颗粒贮罐进口通过通道连接,
固体颗粒贮罐顶部进口还连接导入压缩空气的压缩空气管、导入洗涤水的洗涤管,固体颗粒贮罐底部出口与二级微孔过滤器侧面进口通过通道连接,
二级微孔过滤机顶部出口连接洗涤水出口管道,二级微孔过滤机底部设有可开式底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洪利净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洪利净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0642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直驱式螺杆泵变频驱动装置
- 下一篇:阀体隔离无中盖式多功能水泵控制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