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离心管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06493.2 | 申请日: | 2012-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559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蒋峥嵘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硕华医用塑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L3/14 | 分类号: | B01L3/14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王鹏举 |
地址: | 31322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离心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离心管。
背景技术
离心技术在生物科学,特别是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领域,已得到十分广泛的应用,每个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实验室都要准备多种型式的离心机。离心技术主要用于各种生物样品的分离和制备,生物样品悬浮液盛放在离心管中在高速旋转下,由于巨大的离心力作用,使悬浮的微小颗粒(如细胞器、生物大分子的沉淀等)以一定的速度沉降,从而与溶液得以分离。
现有技术中,离心管包括管体和管盖,管体底部为锥形部,在管体管身上印刷有刻度线,但是,在锥形部无法印刷刻度线,因此当管体内液体低于管身上的最低刻度线时,就无法观察液体体积,只能更换体积小的离心管。管盖与管体管口处螺纹连接,管盖用于支承和密封管体。现有结构设计中,当管盖与管体旋紧后,一般通过设在管盖顶部内壁上的密封凸环与管体管口的内侧壁紧配合实现密封,密封效果差。也有通过管体管口端面与管盖顶部内壁之间实现密封的,但是密封效果也不甚理想。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离心管,在锥形部上设置刻度线,方便管内液体较少时的使用和观察。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离心管,包括管体和管盖,管体底部为锥形部,在管体管身上印刷有刻度线,所述锥形部的内壁上设有由若干凹痕或者凸痕形成的刻度标记。
作为优选,所述管盖与管体的管口螺纹连接,管盖顶部内壁上设有密封凸环和密封凸台,密封凸台环绕在密封凸环外面从而在两者之间形成能够供管体的管口边缘嵌入的环形槽,所述密封凸环向外侧倾斜设置并在其外侧形成第一环形凸起,该第一环形凸起与管体的管口内侧壁接触密封,所述环形槽的外侧壁为锥面,该锥面与管体的管口外侧接触密封,该环形槽在管盖顶部侧的壁上形成有第二环形凸起,该第二环形凸起与管体的管口端面接触密封。设置三级密封并构成迷宫结构,充分保证了密封效果,避免渗漏,而且密封接触部位为线接触密封,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制造成本低。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以上的技术方案,在锥形部上通过凹、凸痕的方式设置刻度线和标记,不需要印刷,与管体一体成型,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方便管内液体较少时的使用和观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管盖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一个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的一种离心管,包括管体2和管盖1,管体2底部为锥形部22,在管体2管身上印刷有刻度线(未画出),所述锥形部22的内壁上设有由多凹痕或者凸痕形成的刻度标记23。
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管盖1与管体2的管口21螺纹连接,管盖顶部11内壁上设有密封凸环12和密封凸台15,密封凸台15环绕在密封凸环16外面从而在两者之间形成能够供管体2的管口21边缘嵌入的环形槽13,所述密封凸环12向外侧倾斜设置并在其外侧形成第一环形凸起16,该第一环形凸起16与管体2的管口21内侧壁接触密封,所述环形槽13的外侧壁为锥面,该锥面与管体2的管口21外侧接触密封,该环形槽13在管盖顶部11侧的壁上形成有第二环形凸起14,该第二环形凸起14与管体2的管口21端面接触密封。
需要强调的是:以上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硕华医用塑料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硕华医用塑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0649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