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婴儿床内置滑道组件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08019.3 | 申请日: | 2012-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838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发明(设计)人: | 王炳烨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宏洋木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D13/02 | 分类号: | A47D13/02;A47D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3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婴儿 内置 滑道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滑道组件,尤其是一种用于婴儿床使婴儿床护栏升降的预埋到床头立柱的婴儿床内置滑道组件。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见的用于婴儿床的滑道,一般的外置和内置塑料滑道(含有金属弹片),在使用过程中弹片容易出现卡滞现象,塑料件易出现破损断裂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洁牢固的婴儿床内置滑道组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婴儿床内置滑道组件,包括本体、内衬,在本体上设置有第一滑道,内衬上设置有与第一滑道重叠配合的第二滑道;在第二滑道的边缘设置有向上隆起的凸缘;所述凸缘贴合于第一滑道的内侧缘。
在本体和内衬上设置有贯穿两者的固定孔,该固定孔用于安装固定该婴儿床内置滑道组件。
在第一滑道和第二滑道内设置有插入口,该插入口用于插入滑芯。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第一滑道的上端向下弯曲的迂回部设置有凸柱;第二滑道的上端向下弯曲的凸缘形成凹槽;凸柱与凹槽卡合。
所述的内衬采用尼龙材质制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滑芯在滑道内滑动和固定实现护栏的升降和固定,免除了滑道弹片易老化卡滞的问题,尼龙内衬减小了滑道使用时滑芯在滑槽内运动的干涉与摩擦,达到静音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婴儿床内置滑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2的婴儿床内置滑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婴儿床内置滑道组件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婴儿床内置滑道组件,包括本体1、内衬2,在本体上设置有第一滑道3,内衬上设置有与第一滑道重叠配合的第二滑道4;在第二滑道4的边缘设置有向上隆起的凸缘5;所述凸缘贴合于第一滑道3的内侧缘。
在本体和内衬上设置有贯穿两者的固定孔,分别是本体固定孔6和内衬固定孔7,该固定孔用于安装固定该婴儿床内置滑道组件,安装时采用螺钉或钉子穿过固定孔,将该婴儿床内置滑道组件固定于婴儿床头立柱上。
第一滑道3和第二滑道4内设置有插入口,分别是本体插入口8和内衬插入口9,该插入口用于插入滑芯。
所述的内衬2采用尼龙材质制成。
将内衬衬于本体的下面,第一滑道和第二滑道重合,本体固定孔与内衬固定孔重合,本体插入口与内衬插入口重合;第二滑道的凸缘贴合于第一滑道的边缘;即组合成本实施例的一种婴儿床内置滑道组件。
实施例2如图2所示,一种婴儿床内置滑道组件,包括本体1、内衬2,在本体上设置有第一滑道3,内衬上设置有与第一滑道重叠配合的第二滑道4;在第二滑道4的边缘设置有向上隆起的凸缘5;所述凸缘贴合于第一滑道3的内侧缘。
在本体和内衬上设置有贯穿两者的固定孔,分别是本体固定孔6和内衬固定孔7,该固定孔用于安装固定该婴儿床内置滑道组件,安装时采用螺钉或钉子穿过固定孔,将该婴儿床内置滑道组件固定于婴儿床头立柱上。
第一滑道3和第二滑道4设置有插入口,分别是本体插入口8和内衬插入口9,该插入口用于插入滑芯。
第一滑道3的上端向下弯曲的迂回部10设置有凸柱11;第二滑道4的上端向下弯曲的凸缘形成凹槽12;凸柱11与凹槽12卡合。
所述的内衬2采用尼龙材质制成。
将内衬衬于本体的下面,第一滑道和第二滑道重合,本体固定孔与内衬固定孔重合,本体插入口与内衬插入口重合;第二滑道的凸缘贴合于第一滑道的边缘;凸柱与凹槽卡合;即组合成本实施例的一种婴儿床内置滑道组件。
如图3所示,滑芯13的一端插入到护栏上下横端面;将内衬2衬于本体1的下面,第一滑道3和第二滑道4重合、重叠作为一个整体嵌入到床头14的木制槽内,用自攻螺丝穿过滑道组件上的固定孔将该滑道组件与床头固定;在使用过程中,将安装于护栏的滑芯头插入安装于床头的滑道组件上的插入口,使滑芯进入滑道,并可在滑道内自由滑动。
本发明的一种婴儿床内置滑道组件,通过滑芯在滑道内的滑动和固定实现护栏的升降和固定,免除了现有滑道弹片易老化卡滞的问题,尼龙内衬减小了滑道使用时滑芯在滑到内运动的干涉与摩擦,达到静音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宏洋木业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宏洋木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0801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