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支付功能的自助点餐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08896.0 | 申请日: | 2012-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672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发明(设计)人: | 申志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市分行 |
主分类号: | G06Q50/12 | 分类号: | G06Q50/12;G06Q20/2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宝筠 |
地址: | 300074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支付 功能 自助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餐饮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具有支付功能的自助点餐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餐饮行业中,在点餐时需要客人翻看菜谱并确定所需菜品,由服务员记录客人所需菜品后,将所需菜品的目录传送至后厨。
但是,随着餐饮业的竞争日益激烈,需要提供餐饮服务的商户在菜品和服务上不断地适应客人的需要,提高客人的用户体验;比如,需要及时的更新菜谱中的菜品,此时就需要不断地重新印刷菜谱,这样,不但浪费了许多不必要的费用支出,而且,印刷新菜谱需要一定的周期,从而影响新菜品的推出周期。
为了解决上述缺陷,现有技术中出现了一种电子菜谱,以平板电脑的界面为载体,通过平板电脑的显示器上的显示界面来显示菜品图片、口味和价格等信息;客户还可通过界面中的选项来进完成菜、查单、退菜或催菜等需求。
但是,现有技术中的电子菜谱至少还存在有以下的缺陷:
当客人在通过电子菜谱设备完成点餐后,结账的时候还需要服务人员单独使用POS机来完成客人的支付,这样使得客人需要在多种设备上的操作,增加了操作的复杂程度;或者,另一种方式是,需要用餐客户告知服务人员信用卡密码以实现刷卡支付,从而影响了用餐客户的行用卡账户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的消费支付方式存在有操作复杂或安全性较低的缺陷,从而降低了客人的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支付功能的自助点餐系统,以实现提高用餐客人用户体验的目的。
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具有支付功能的自助点餐系统,包括电子点餐单元、POS机支付单元、财务单元和用于输出餐单的后厨接单单元;
所述电子点餐单元包括:
用于提供菜品选择并生成餐单的选餐模块;
用于向后厨接单单元传输餐单数据的餐单发送模块;
用于生成消费数据的结账模块;
用于根据所述消费数据和与所述POS机支付单元交互生成支付数据的支付模块;
用于向财务单元发送支付数据的财务数据发送模块;
用于与所述POS机支付单元交互所述支付数据的第一接口模块;
所述POS机支付单元包括用于与所述支付模块交互支付数据的第二接口模块。
优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电子点餐单元为平板电脑。
优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口模块为无线网卡。
优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接口模块为无线网卡。
优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口模块为蓝牙模块。
优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接口模块为蓝牙模块。
优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还包括验证单元,用于验证支付请求是否合法;
所述电子点餐单元还包括验证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接口模块收发支付数据前向验证服单元发送支付请求验证。
优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后厨接单单元包括:
打印机和/或显示器。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电子点餐单元中设有结账模块和第一接口模块,并在POS机支付单元中设有与第一接口模块对应的第二接口模块,从而使用户可以在电子点餐单元中即可同时完成菜品的选定和结账,从而避免了像现有技术中那样还要单独在POS机中输入支付密码,或是需要告知服务人员自己的信用卡密码,进而简化了用餐客人的操作的同时,还提高的用餐客人信用卡账户的安全性,进而也就提高了用户用餐的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具有支付功能的自助点餐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用户界面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市分行,未经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市分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0889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实时远程光纤抄表系统
- 下一篇:金融业务数据同步推送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