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电控液压转向装置的电磁阀驱动模块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09943.3 | 申请日: | 2012-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255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宋海兵;谢军;王春宏;谭国强;凌志强;张军;徐兆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罡阳动力转向器厂 |
主分类号: | B62D5/04 | 分类号: | B62D5/04;B62D5/08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卢亚丽 |
地址: | 225318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液压 转向 装置 电磁阀 驱动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汽车电控液压转向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够改变进入动力转向器转阀中液流压力与流量的旁通装置及其控制装置,适用于大型客车、载货汽车等商用车。
背景技术
目前而言,在商用车领域里广泛应用的是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只具有固定的手力特性,在汽车低速行驶时,方向盘操纵有较好的轻便性,当车速较快的时候,转向油泵转速也上升,导致液压油的流量增大,产生较大的助力,使得方向盘转动过于轻便,容易丧失路感,产生汽车“发飘”的问题,降低了商用车高速行驶的安全性能,也不利于汽车节能的要求。由于传统液压助力转向系统无法有效解决转向“轻”与“灵”的矛盾,以及转向力与路感相互制约的问题,所以人们提出电控液压助力转向系统来控制进入转向阀的流量,以获得良好的助力手感。目前该系统根据流量控制装置不同可分为电磁阀流量控制式、步进电机驱动控制阀流量控制式、电机直接驱动油泵流量控制式等三种主要控制方式。
在现有方案中,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00320118460.1中采用步进电机来调节旁通阀的节流口大小,以控制进入到转向控制阀的液压油流量。这种改进方案可一定程度上解决汽车高速转向时丧失路感的问题,但此形式结构复杂,成本较高,不易控制;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00820227155.9中采用了电磁比例阀来调节旁通阀的节流口大小,从而控制液压油的流量,但这种方案对电磁比例阀本身的精度要求较高,对控制器的要求也较为苛刻,且针阀在实际使用中往往承受不住高压而出现开启不稳定的现象;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00720034596.2中采用直流电机直接驱动油泵,通过控制电源电压和电流的大小间接控制液压泵流量和压力,这种结构在原来动力转向的基础上增加了电机和其他连接机构,结构更复杂,而且对直流电机的控制也是难点。
上述这些方案普遍存在不易控制,产品成本较高,结构复杂等不足,难以获得驾驶员需要的良好的助力手感。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现有一种在保持原有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基础上、增设一套组合电磁阀单元作为旁通油路,通过精确控制 能够实现旁通油量多级可调,助力特性更佳的电控液压助力转向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的电磁阀驱动模块就是用于电控液压转向装置的,控制装置能根据传感器信号对电磁阀进行全闭合、单个开启、全开启共四种组合方式的组合控制,本发明在使用中,当驾驶员刚刚启动汽车时,需要相对较大的转向助力,此时电磁阀组合单元两电磁阀关闭不起旁通作用,随着车速的增加,控制器根据需要,打开其中一个通径较小的电磁阀,汽车中高速时候,打开通径较大的电磁阀,等到高速的时候,将全部阀门打开,以此来减少进入转向控制阀内的液压油流量,从而增大转向力,以避免丧失路感,提高整个转向系统的安全性能,此外,针对高速紧急大转向的工况,控制装置能结合转向角速度传感器信号对两个电磁阀作出全关闭的指令,从而有效解决此种危险工况下的转向轻便安全问题。
从仪表盘取出的车速信号,是频率随车速变化的方波信号,频率基本与车速成正比,对车速信号需进行调理使其成为理想的方波,经由频—压转换芯片21转变为随频率变化的电平信号,LM331经电源模块供电,外围只要用少量的电阻和电容就可以达到频率电压转换的目的,电平比较模块22由3个比较器19和四个电阻R1、R2、R3、R4组成,四个电阻起分压作用,给比较器19提供3种不同的基准电压,分别是V0、V1、V2且V0<V1<V2。
当LM331输出电压V<V0时,I2I1I0=000*;
当V0<V<V1时,I2I1I0=001;
当V1<V<V2时,I2I1I0=011;
当V>V2时,I2I1I0=111;
*0表示逻辑低电平,1表示逻辑高电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罡阳动力转向器厂,未经江苏罡阳动力转向器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0994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