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涡轮增压器渐变气道增效涡轮壳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09972.X | 申请日: | 2012-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525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汤俊;韩青;曹红艳;胡兵;陆仁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索特动力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D25/24 | 分类号: | F01D25/24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32211 | 代理人: | 周祥生 |
地址: | 2132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涡轮 增压 渐变 增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排气式涡轮增压器,尤其涉及排气式涡轮增压器的涡壳零件。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最普遍的排气式涡轮增器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涡轮壳1、涡轮2、涡轮轴3、滑动轴承4、中间体5、扩压板6、增压叶轮7和压壳8,涡轮2和增压叶轮7分别安装在涡轮轴3的两端,涡轮2位于涡轮壳1中,增压叶轮7位于压壳8中,涡轮轴3通过二只滑动轴承4安装在中间体5上,涡轮壳1固定安装在中间体5的左侧,二者之间设有挡热板9,扩压板6的左侧与中间体5密封地连接成一体,扩压板6的右侧与压壳8密封连接成一体,中间体5上的润滑油路与两只滑动轴承4相通连,两只滑动轴承4由带压润滑油进行润滑和冷却。在滑动轴承4的周向均匀地设有进油孔,便于润滑油能进入涡轮轴3与滑动轴承4的接触面,满足充分润滑和冷却要求。
在现有的排气式涡轮增压器中,涡轮机中涡轮壳1的结构并不合理,在涡轮壳1的渐变气道中,直接通向涡轮的出气间隙均设计成同等间隙,这种结构既不能增大涡轮壳进气端进气压力,也没有减小涡轮机的排气压力,涡轮机的进气端与排气端压力差没有实现最大化,在相同进气条件下,影响了涡轮机输出功率的进一步提高,出气间隙结构设计直接影响到涡轮机的输出功率。
【发明内容】
为了进一步提高涡轮增压器的增压效果,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涡轮增压器渐变气道增效涡轮壳,采用这种结构的涡轮壳在同等条件下它能进一步提高涡轮机的输出功率,提高压气机的输出的压缩空气密度,从而提高涡轮增压器增压效果。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涡轮增压器渐变气道增效涡轮壳,包括进气口、下渐变气道、下气道隔板、上渐变气道、上气道分隔板和排气口,下气道隔板将下渐变气道分隔成左进气间隙和右进气间隙,上渐变气道将上气道分隔板分隔成左排气间隙和右排气间隙,其特征是:左排气间隙的宽度大于左进气间隙的宽度;右排气间隙的宽度大于右进气间隙的宽度。
由于对涡轮壳上的渐变气道通向涡轮的进气间隙进行重新设计,通过改变渐变气道的截面形状改变起始端的进气间隙和终点端的排气间隙的大小,使起始端的进气间隙小于终点端的排气间隙,这样就增大涡轮壳进气起始端推动压力,减少终点端的排气压力,从而增加起始端和终点端之间的压力差,在相相条件下,能提高涡轮机的输出功率,从而提高了输出压缩空气中的氧气密度,提高了涡轮增压器的增压增氧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排气式涡轮增压器的结构示图;
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排气式涡轮增压器采用本发明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涡轮壳;2-涡轮;3-涡轮轴;4-滑动轴承;5-中间体;6-扩压板;7-增压叶轮;8-压壳;9-挡热板;11-进气口;12-下渐变气道;13-下气道隔板;14-上渐变气道;15-上气道分隔板;16-左进气间隙;17-右进气间隙;18-左排气间隙;19-右排气间隙;20-排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涡轮增压器渐变气道增效涡轮壳,如图2所示,它包括进气口11、下渐变气道12、下气道隔板13、上渐变气道14、上气道分隔板15和排气口20,下气道隔板13将下渐变气道12分隔成左进气间隙16和右进气间隙17,上气道分隔板15将上渐变气道14分隔成左排气间隙18和右排气间隙19,左排气间隙18的宽度大于左进气间隙16的宽度;右排气间隙19的宽度大于右进气间隙17的宽度。
图3是一种渐变气道增效型涡轮增压器,包括涡轮壳1、涡轮2、涡轮轴3、滑动轴承4、中间体5、扩压板6、增压叶轮7和压壳8,涡轮2和增压叶轮7分别安装在涡轮轴3的两端,涡轮2位于涡轮壳1中,增压叶轮7位于压壳8中,涡轮轴3通过二只滑动轴承4安装在中间体5上,涡轮壳1固定安装在中间体5的左侧,二者之间设有挡热板9,扩压板6的左侧与中间体5密封地连接成一体,扩压板6的右侧与压壳8密封连接成一体,中间体5上的润滑油路与两只滑动轴承4相通连,其中的涡轮壳1就是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索特动力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索特动力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0997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卧式筒袋泵
- 下一篇:一种温度场梯度降温式涡轮增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