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肾虚型腰腿痛的中药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10457.3 | 申请日: | 2012-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057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梅桉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平县润发药业农民专业合作社 |
主分类号: | A61K36/815 | 分类号: | A61K36/815;A61P29/00;A61P19/00;A61K35/64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52106 | 代理人: | 王蕊 |
地址: | 556104 贵州省黔***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肾虚 型腰腿痛 中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尤其是一种用于治疗肾虚型腰腿痛的中药。
背景技术
中医学认为腰为肾之府。肾主骨、生髓,肾精亏损,则腰脊失养,致酸软无力,其痛绵绵,遇劳更甚,逸则减轻,喜按揉拒暴力。是慢性腰痛中的又一病症。多为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又劳累太过或久病体虚,或年老体衰,或房室不节,导致肾精亏损,无以滋养腰脊而发生疼痛。所以,从治疗的角度来讲,活血通络,通经化瘀,配合必要的牵引,固定作用,是我们治疗腰部疼痛时常用到的方法,这些方法针对不同类型的病情,均可起到作用,但是对于腰腿痛的治疗关键在于坚持。而且大多腰腿痛患者之所以没有达到有效的缓解,反复迁延,不能彻底治愈,就在于得不到对症的方法和自身无法坚持治疗。所以,在这一方面,发明人经过长期临床试验,总结出了专门针对肾虚型腰腿痛的中药配方,通过将具有补肝肾,强筋骨,通络疏经功效的中药有效搭配在一起,从根本上对患者的肾虚症状进行调理,达到治愈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肾虚型腰腿痛的中药配方,该配方疗效好,价格低廉,易服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肾虚型腰腿痛的中药,它是按如下质量配比配制而成的:杜仲14-20:牛膝12-18:枸杞子15-22:石花9-20:补骨脂3-9:小茴香1-5:秦艽3-18:黄芪8-16:桑蛸3-9:覆盆子9-15:巴戟天9-12:菟丝子10-12。
一种治疗肾虚型腰腿痛的中药,它的最佳质量配比为:杜仲20:牛膝15:枸杞子15:石花20:补骨脂9:小茴香3:秦艽12:黄芪16:桑蛸9:覆盆子15:巴戟天9:菟丝子10。
治疗肾虚型腰腿痛的中药的制备方法是:将原料按如下质量配比放入煎药器具内:远志18-20:菊花14-25:百合18-22:木香8-15:朱砂12-15:龙骨40-62:酸枣仁19-24:半夏12-22:茯神12-18:柏子仁16-24:钩藤3-22:桂圆肉15-30,加入饮用水,加入的水量以能浸过药面2-4cm为宜,浸泡20-30min,然后用大火将其煮沸,再用文火煎熬;煎熬20-30min后停止,每剂药煎至250-350ml,滤去药渣,取汤剂即可。
本发明通过把具有补肾气,强筋骨,散风除湿,通络疏经功效的中药有效地搭配在一起,进行调理而达到治疗肾虚型腰腿痛的目的。本配方药材易得,制备方法简单,治疗效果较好。
其中,肾虚,石花4,补骨脂4,杜仲4,牛膝3,枸杞3,水煎服。
杜仲14-20:牛膝12-18:枸杞子15-22:石花9-20:补骨脂3-9:小茴香1-5:秦艽3-18:黄芪8-16:桑蛸3-9:覆盆子9-15:巴戟天9-12:菟丝子10-12。
杜仲,为杜仲科植物杜仲的干燥树皮。性味:甘、辛、温。归经:入肝、肾经。功能:补肝肾、强筋骨。(《中药大全》587页,1998年版,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牛膝,为苋科植物牛膝的根。生用散瘀血,消痈肿;熟用补肝肾,强筋骨。《中药大辞典》417-418页,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枸杞子,为茄科植物枸杞的半干燥成熟浆果。性味:甘,平。归经:入肝、肺、肾经。功能:补肝肾,强筋骨,润肺,明目。主治:肝肾阴虚。腰膝酸软。虚劳咳嗽,头目眩晕,目赤生翳,消渴等症。(《中药大全》618,1998年版,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石花,为梅花衣科植物藻纹梅花衣的全体,出自于《草木便方》。归经:肝;肾经。功效:补肾益肾;明目;止血,利湿解毒。
补骨脂,为豆科植物补骨脂的成熟干燥种子。性味:辛、苦、大温。归经:入脾、肾经。功能:温脾止泻,补肾壮阳,固精缩尿。主治:脾虚寒泻,肾虚阳痿,遗精尿频,腰膝冷痛。(《中药大全》580页,1998年版,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小茴香,为伞形科草本植物茴香的干燥成熟果实。性味:辛、温。归经:入肝、肾、脾、胃经。功能:补阳散寒、理气开胃,止呕。主治:治寒疝作痛,腹脘胀痛,食少呕吐。(《中药大全》393页,1998年版,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秦艽,为龙胆科草本植物大叶龙胆麻花艽西藏龙胆的干燥根。性味:辛、苦、平。归经:入胃、大肠、肝、胆经。功能:散风除湿,通络疏经,去湿热。主治:风湿痹痛,骨蒸劳热,小儿疳热,黄疸等症。(《中药大全》350页,1998年版,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平县润发药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未经黄平县润发药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1045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木质板面便携式两轮摆脚滑板
- 下一篇:用于位点特异性偶联的工程改造的Fc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