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湿法电解锌酸浸渣中碱浸旋流电解法生产电解铅粉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11180.6 | 申请日: | 2012-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515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叶标;宁建平;施文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自立资源再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7/00 | 分类号: | C22B7/00;C25C5/02 |
代理公司: | 南昌新天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6115 | 代理人: | 涂志刚 |
地址: | 344100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湿法 电解 锌酸浸渣中碱浸旋 流电 解法 生产 铅粉 方法 | ||
1.一种从湿法电解锌酸浸渣中碱浸旋流电解法回收铅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湿法电解锌生产中产生的酸浸渣为原料,通过氢氧化钠浸出,再净化浸出液中比铅还原电位更正的金属离子,最后采用旋流电解装置电积产出超细电解铅粉。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工艺技术过程实现:
(1)氢氧化钠浸出:采用氢氧化钠水溶液作为浸出剂,对湿法电解锌生产中产生的酸浸渣进行浸出反应,经过液固分离,得到澄清的浸出液和含锡的浸出渣;
(2)浸出液净化:在步骤(1)所述的澄清的浸出液中加入电解铅粉,净化浸出液中比铅还原电位更正的金属离子;经过液固分离,得到澄清的净化液和净化渣;
(3)旋流电解脱铅:步骤(2)所述澄清的净化液经过旋流电解装置电积产出超细电解铅粉,电解结束时,液固分离,得到澄清的脱铅液和超细电解铅粉;脱铅液返回步骤(1)作为湿法电解锌生产中产生的酸浸渣浸出剂。
3.根据如权利要求2所述,其特征在于所述氢氧化钠浸出工艺技术为:
按照氢氧化钠水溶液浸出剂与湿法电解锌生产中产生的酸浸渣的液固质量比5~13:1,浸出剂中游离碱150~250 g/L,在温度20~100℃下,反应0.5~4 h,浸出反应终点游离碱100~200 g/L,经过液固分离,得到澄清的浸出液和含锡的浸出渣。
4.根据如权利要求2所述,其特征在于所述浸出液净化工艺技术为:
在经过氢氧化钠浸出工艺后得到的澄清的浸出液中,加入铜含量的5~8倍质量的铅粉,净化浸出液中比铅还原电位更正的金属离子;温度25~40℃,反应0.5~2 h,经过液固分离,得到澄清的净化液和净化渣。
5.根据如权利要求2所述,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流电解脱铅工艺技术为:
浸出液净化后得到的澄清的净化液经过旋流电解装置电积产出超细电解铅粉:在20~100℃,1.9~2.8 V槽电压恒压电解0.5~5 h,当电流密度降至100~1000 A /m2时,停止电解;电解结束时,铅的浓度降至1~3 g/l后液固分离,得到澄清的脱铅液和超细电解铅粉;
脱铅液返回氢氧化钠浸出工艺作为湿法电解锌生产中产生的酸浸渣浸出剂。
6.根据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工艺技术过程实现:
①浸出
按照氢氧化钠水溶液浸出剂与湿法电解锌生产中产生的酸浸渣的液固质量比5~13:1,浸出剂中游离碱150~250 g/L,在温度20~100℃下,反应0.5~4 h,浸出反应终点游离碱100~200 g/L,经过液固分离,得到澄清的浸出液和含锡的浸出渣;
②净化
在①所述澄清的浸出液中,加入铜含量的5~8倍量的铅粉,净化浸出液中比铅还原电位更正的金属离子;温度25~40℃,反应0.5~2 h,经过液固分离,得到澄清的净化液和净化渣;
③旋流电解脱铅
在步骤②所述澄清的净化液经过旋流电解装置电积产出超细电解铅粉,在20~100℃,1.9~2.8 V槽电压恒压电解0.5~5 h,当电流密度降至100~1000 A /m2时,停止电解;电解结束时,铅的浓度降至1~3 g/L后液固分离,得到澄清的脱铅液和超细电解铅粉;
脱铅液返回步骤①作为湿法电解锌生产中产生的酸浸渣浸出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自立资源再生有限公司,未经江西自立资源再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1118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