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溶剂热反应的均相碳硅有机先驱粉体及其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312929.9 申请日: 2012-08-29
公开(公告)号: CN102826536A 公开(公告)日: 2012-12-19
发明(设计)人: 张劲松;姜春海;杨晓丹;许卫刚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主分类号: C01B31/02 分类号: C01B31/02;C01B31/36;C01B33/18;B82Y40/00
代理公司: 沈阳优普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4 代理人: 张志伟
地址: 110016 辽*** 国省代码: 辽宁;2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基于 溶剂 反应 均相 有机 先驱 及其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均相碳硅有机先驱粉体的制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为一种基于溶剂热反应的均相碳硅有机先驱粉体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碳化硅(SiC)具有导热性好、化学稳定性和抗热震性高等优点,而且能够在高温、强腐蚀性环境下使用,因此是化学反应中催化剂载体的理想材料。在诸多碳化硅制备方法当中,溶胶-凝胶结合碳热还原法由于具有合成温度低、元素原子分子级别均匀混合、产品纯度高等优点,受到工业界和科研人员的广泛关注。

在常见的溶胶-凝胶合成碳硅有机先驱粉体的方法中,采用的硅源主要有硅酸乙酯(TEOS)、硅胶和水玻璃等,而采用的碳源主要有酚醛树脂、呋喃树脂、糠醇(醛)树脂、炭黑和蔗糖等。其中,由于正硅酸乙酯和酚醛树脂纯度较高,可以保证SiC产品的纯度,因此是制备高品质SiC常用的原料。然而,由于热固性酚醛树脂与水解后的硅酸乙酯之间较低的溶混性,二者直接混合会导致明显的分相现象,无法得到均相先驱粉体。而获得均相碳硅有机先驱粉体是利用碳热还原反应制备粒度均一、产品形貌可控的SiC超细粉体的前提和关键。日本研究人员最早采用低粘度水溶性酚醛树脂,在催化剂甲苯磺酸作用下与硅酸乙酯进行聚合,得到了纳米级的均相碳硅有机先驱体,并成功通过碳热还原反应制备得到了SiC超细粉体。我国科研人员采用草酸、柠檬酸和六次甲基四胺作为催化剂,采用溶胶-凝胶工艺也获得了混合均匀的碳硅有机先驱体。

然而,上述制备均相碳硅有机先驱体的方法始终存在水解过程繁杂(如需要调节溶液pH值等),溶胶-凝胶时间长,干凝胶存在不易破碎等问题。因此,发展一种简易的制备均相碳硅有机先驱粉体的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发明内容

针对硅酸乙酯与酚醛树脂直接混合时容易分相,以及溶胶-凝胶工艺复杂等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溶剂热反应的均相碳硅有机先驱粉体,并将其用于SiC、SiO2以及多孔碳粉的制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溶剂热反应的均相碳硅有机先驱粉体,按照如下的步骤和工艺制备:

1)配制正硅酸乙酯溶液

将正硅酸乙酯按比例溶于有机溶剂中,同时加入适量乙酸,其中,正硅酸乙酯:有机溶剂:乙酸=(5~50)g:50ml:(2~50)ml,搅拌均匀,作为溶液A;

2)配制酚醛树脂溶液

将酚醛树脂按比例溶于有机溶剂中,酚醛树脂:有机溶剂=(5~50)g:50ml,搅拌均匀,作为溶液B;

3)聚合反应

在搅拌条件下,将溶液A缓慢加入溶液B,按质量比计,正硅酸乙酯:酚醛树脂=(1~3):(1~3),待溶液澄清后将其转移到带有聚四氟乙烯衬套的反应釜中,密封后在100~250℃自生压力下原位溶剂热聚合反应4~10小时,得到淡黄色聚合物;

4)干燥和研磨

将步骤3)中所得到的淡黄色聚合物直接放入干燥箱中于50~120℃烘干,再用玛瑙钵研磨5~10分钟,得到松软蓬松的淡黄色碳硅有机先驱粉体。所制备的碳硅有机先驱粉体粒度均匀,粒径一般为2~50nm。

本发明中,采用乙酸作为正硅酸乙酯的水解抑制剂,其纯度≥99.5wt%。

本发明中,步骤1)和2)中的有机溶剂选自甲醇、乙醇、丙醇、丁醇、异丙醇、乙二醇或丙酮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组合,其纯度均≥95wt%。

本发明中,所使用的正硅酸乙酯为分析纯,其纯度以SiO2计≥28.4wt%。

本发明中,酚醛树脂为液态氨酚醛树脂或其它醇溶性酚醛树脂。

本发明中,均相碳硅有机先驱粉体可用于制备SiC粉体、纳米SiO2粉体以及多孔碳粉。

将均相碳硅有机先驱粉体用于制备SiC粉体的方法为:采用碳热还原方法制备SiC粉体,首先将均相碳硅有机先驱粉体在700~1000℃碳化1~3小时,然后进行碳热还原反应,将盛有均相碳硅有机先驱粉体的坩埚放入氧化铝管式炉中,在高纯氮气或惰性气体(纯度≥99.99%)保护下,以1~5℃/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1200~1700℃,保温1~5小时后,随炉冷却至室温,然后再在空气气氛下于600~800℃煅烧1~5小时以去除残余碳。所得到的SiC粉体粒度均匀,形貌均一,粒径一般为20~500nm。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1292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