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的车身结构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13372.0 | 申请日: | 2012-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634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黑木治;杉原毅;中川兴也;长尾邦昭;寺田荣;藏田三穗;伊吉章;渡边重昭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2D25/08 | 分类号: | B62D25/08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华诚律师事务所 31210 | 代理人: | 梅高强;崔巍 |
地址: | 日本国广岛县***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车身 结构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车辆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或两个以上的车身结构部件,形成闭合剖面部;
加强体,设置在所述闭合剖面部内且与所述车身结构部件接合;其中,
所述车身结构部件具有向所述闭合剖面部的内侧凹陷的级差部,
所述加强体设置在所述闭合剖面部内的与所述级差部对应的位置,
所述车身结构部件与所述加强体的接合部具有刚性结合部和柔性结合部,所述刚性结合部是所述车身结构部件与所述加强体在相互抵接的状态下结合的结合部,所述柔性结合部是所述车身结构部件与所述加强体在两者之间设有衰减部件的状态下结合的结合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级差部的外表面上接合有与所述车身结构部件不同的其他车身结构部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衰减部件是粘弹性部件,
所述粘弹性部件的物性处于在由X轴表示储能模量且Y轴表示损失系数的X、Y坐标系中以坐标(1,0.4)、(1,0.2)、(2,0.1)、(1000,0.1)、(10000,0.2)、(10000,0.4)所示的六点包围且包含这六点的范围内或者损失系数超过0.4的范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衰减部件是粘弹性部件,
所述粘弹性部件的物性处于在由X轴表示储能模量且Y轴表示损失系数的X、Y坐标系中以坐标(1,0.4)、(1,0.a)、(2,0.1)、(1000,0.1)、(10000,0.2)、(10000,0.4)所示的六点包围且包含这六点的范围内或者损失系数超过0.4的范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强体是在周部具有一个或两个以上的凸缘部的隔板,
所述接合部包含所述凸缘部与所述车身结构部件接合的接合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强体是在周部具有一个或两个以上的凸缘部的隔板,
所述接合部包含所述凸缘部与所述车身结构部件接合的接合部。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强体是在周部具有一个或两个以上的凸缘部的隔板,
所述接合部包含所述凸缘部与所述车身结构部件接合的接合部。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缘部中的一个凸缘部与所述车身结构部件接合的接合部包含所述刚性结合部和所述柔性结合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闭合剖面部由两个所述车身结构部件形成。
10.一种车辆的车身结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辆的车身结构包括:
一个或两个以上的车身结构部件,形成闭合剖面部;
加强体,设置在所述闭合剖面部内且与所述车身结构部件接合,
所述车辆的车身结构的制造方法包括:
第一步骤,准备具有向所述闭合剖面部的内侧凹陷的级差部的部件作为所述车身结构部件;
第二步骤,将所述加强体接含于所述闭合剖面部内的与所述级差部对应的位置;其中,
所述第二步骤包含:使所述车身结构部件与所述加强体在相互抵接的状态下结合的刚性结合子步骤;和使所述车身结构部件与所述加强体在两者之间设有衰减部件的状态下结合的柔性结合子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未经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1337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