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磷酸铵-聚苯乙烯核壳微球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13528.5 | 申请日: | 2012-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505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李云涛;赵春霞;邢云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K9/10 | 分类号: | C08K9/10;C08K3/32;C08F112/08;C08L79/04;B01J13/14 |
代理公司: | 成都赛恩斯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2 | 代理人: | 张帆;肖国华 |
地址: | 6105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磷酸铵 聚苯乙烯 核壳微球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聚磷酸铵为核,聚苯乙烯为壳的多功能核壳微球制备方法,属于无卤阻燃剂多功能改性领域。
背景技术
聚磷酸铵又称多聚磷酸铵或缩聚磷酸铵(Ammonium polyphosphate,APP),分子通式为(NH4)(n+2)PnO(3n+1),其中,当n为10~20时,为水溶性;当n大于20时,为难溶性。聚磷酸铵无毒无味,不产生腐蚀性气体,含磷量高达30%~32%,含氮量为14%~16%,具有良好的阻燃效果,已被广泛应用于高分子材料的阻燃改性。然而,聚磷酸铵分子结构中存在大量P-O-P和P=O键,导致其具有较强的亲水性,在潮湿环境中容易吸收水分子,可造成阻燃聚合物材料电性能以及湿热强度的大幅度降低,限制阻燃材料的应用领域。同时,聚磷酸铵为粉末状无机物,与有机高分子材料,相容性较差,并且无直接或间接相互作用,在提高高分子材料阻燃性能的同时往往会降低材料的力学性能。由于上述缺陷,聚磷酸铵阻燃材料在使用和储存过程中,聚磷酸铵会逐渐迁移到阻燃材料表面发生“反霜”现象,材料的阻燃性能也会随着时间延长而降低。为解决聚磷酸铵作为阻燃剂在有机高分子领域应用中的缺陷,对聚磷酸铵进行微胶囊改性是近年来研究工作者常用的方法。
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可燃性小,硬度高,溶解度参数与大多数树脂相似(玻璃钢/复合材料,2006,3:39-41.),是包覆改性聚磷酸铵的常用树脂。DE 2949537,EP 0180796等公开了水相介质中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微胶囊化聚磷酸铵的方法。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包覆聚磷酸铵基本过程为,聚磷酸铵分散到三聚氰胺-甲醛预聚体中,在酸性催化作用下,预聚体中的活性基团进一步缩合,最终在聚磷酸铵表面形成体型网状结构。这一过程为多官能团间的无序缩合聚合,反应过程以及反应程度均难以控制。有研究工作者提出,采用热塑性聚烯烃单体在聚磷酸铵表面进行聚合,直接形成微胶囊结构(US 6291068,CN 1229399)。热塑性聚烯烃树脂,维卡软化点较低,难以应用于高熔点聚合物的进一步改性。CN101429291A公开了一种间规聚苯乙烯树脂微胶囊包覆聚磷酸铵的方法。该发明与未包覆的聚磷酸铵相比,具有较高的耐渗透性、阻燃型以及热稳定性,可用作聚烯烃、聚氨酯等高分子材料的阻燃剂。但是,采用该方法制备的包覆改性聚磷酸铵产物无特定形态,难以通过调节合成工艺得到具有良好重现性的改性聚磷酸铵。本发明通过苯乙烯在聚磷酸铵表面的原位聚合,制备出具有典型核壳结构的微胶囊聚磷酸铵。该方法合成条件温和,工艺可控,所制备的聚磷酸铵-聚苯乙烯核壳微球粒径可控,产物形态重现性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聚磷酸铵-聚苯乙烯核壳微球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聚磷酸铵-聚苯乙烯核壳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点是利用苯乙烯单体的可聚合性,通过稳定剂和静电作用,使苯乙烯在聚磷酸铵表面原位聚合形成典型的核壳结构,从而提高聚磷酸铵的疏水性;同时,原位聚合法可有效控制核壳结构粒径,为聚合物的增韧阻燃改性一体化奠定基础;此外,作为壳层的聚苯乙烯,不仅可以提高聚磷酸铵与其它聚合物的界面相容性,还可与聚磷酸铵发生化学交联反应,促进成碳,起到协同阻燃效果;在制备过程中,利用超声形成的空穴辅助分散聚合,提高核壳结构的均一性和可控性。
本发明的目的由以下技术实施实现,其中所述的原料份数除特殊说明外,均为重量份数。
聚磷酸铵-聚苯乙烯核壳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由以下工艺条件和步骤实现:
(1)将20份重量的聚磷酸铵、0.5-5份稳定剂以及50-500份分散介质加入到带有回流冷凝装置、温度计以及机械搅拌的多口反应釜中,在超声辅助条件下200-700rpm机械搅拌分散均匀;
(2)聚磷酸铵分散均匀后,45-80℃条件下向反应釜中同时滴入5-100份苯乙烯单体和0.1-2份引发剂,其中苯乙烯单体和引发剂在0.5-1.5h滴加完;
(3)单体和引发剂滴加完后,45-80℃继续反应1-5h,降至室温,过滤,洗涤,得到粒径为0.1-3μm的核壳微球。
其中,聚磷酸铵为白色粉末,聚合度100-2000,不溶于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1352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皮革用防水抗菌剂
- 下一篇:水泥基保温板及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