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对置活塞发动机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14141.1 | 申请日: | 2012-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288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靳北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摩尔动力(北京)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B75/28 | 分类号: | F02B75/28;F02B75/24;F02B75/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01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活塞 发动机 | ||
1.一种双对置活塞发动机,包括一根曲轴(3)和至少一对气缸(1),其特征在于:每对气缸(1)包括两个气缸(1),在每个所述气缸(1)内均设有内活塞(22)和外活塞(21),所述内活塞(22)和所述外活塞(21)对置设置;
每对气缸(1)中的其中一个所述气缸(1)内的所述外活塞(21 )经外连杆(41)与所述曲轴的右连杆轴颈(61)连接,该所述气缸(1)内的所述内活塞(22)经内连杆(42)与所述曲轴的左连杆轴颈(62)连接,
另一个所述气缸(1)内的所述外活塞(21)经另外的外连杆(41)与所述曲轴的左连杆轴颈(62)连接,该所述气缸(1)内的所述内活塞(22)经另外的内连杆(42)与所述曲轴的右连杆轴颈(61)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双对置活塞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1)的对数为一。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双对置活塞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外活塞(21)与两个所述外连杆(41)连接,每个所述内活塞(22)与一个所述内连杆(42)连接,所述曲轴(3)依次由所述主轴颈(5)、所述右连杆轴颈(61)、所述左连杆轴颈(62)、所述主轴颈(5)、所述左连杆轴颈(62)、所述右连杆轴颈(61)、所述主轴颈(5)、所述右连杆轴颈(61)、所述左连杆轴颈(62)和所述主轴颈(5)构成。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双对置活塞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外活塞(21)与两个所述外连杆(41)连接,每个所述内活塞(22)与一个所述内连杆(42)连接,所述曲轴(3)依次由所述主轴颈(5)、所述右连杆轴颈(61)、所述左连杆轴颈(62)、所述右连杆轴颈(61)、所述左连杆轴颈(62)、所述右连杆轴颈(61)、所述左连杆轴颈(62)和所述主轴颈(5)构成。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双对置活塞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外活塞(21)与两个所述外连杆(41)连接,一个所述内活塞(22)与一个所述内连杆(42)连接,另一个所述内活塞(22)与两个所述内连杆(42)连接,所述曲轴(3)依次由所述主轴颈(5)、所述右连杆轴颈(61)、所述左连杆轴颈(62)、所述右连杆轴颈(61)、所述左连杆轴颈(62)、所述右连杆轴颈(61)、所述左连杆轴颈(62)、所述右连杆轴颈(61)和所述主轴颈(5)构成。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双对置活塞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外活塞(21)与两个所述外连杆(41)连接,每个所述内活塞(22)与两个所述内连杆(42)连接,所述曲轴(3)依次由所述主轴颈(5)、所述右连杆轴颈(61)、所述左连杆轴颈(62)、所述左连杆轴颈(62)、所述右连杆轴颈(61)、所述右连杆轴颈(61)、所述左连杆轴颈(62)、所述左连杆轴颈(62)、所述右连杆轴颈(61)和所述主轴颈(5)构成。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双对置活塞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外活塞(21)与两个所述外连杆(41)连接,每个所述内活塞(22)与一个所述内连杆(42)连接,所述曲轴(3)依次由所述主轴颈(5)、所述右连杆轴颈(61)、所述左连杆轴颈(62)、所述左连杆轴颈(62)、所述右连杆轴颈(61)、所述右连杆轴颈(61)、所述左连杆轴颈(62)和所述主轴颈(5)构成。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双对置活塞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外活塞(21)与两个所述外连杆(41)连接,每个所述内活塞(22)与一个所述内连杆(42)连接,所述外连杆(41)的大头和所述内连杆(42)的大头分别设为由开放式压拉配合体(9)构成,在同一个连杆轴颈上设置一个开放式压拉配合体(9)或正对设置两个开放式压拉配合体(9),所述曲轴(3)依次由所述主轴颈(5)、所述右连杆轴颈(61)、所述左连杆轴颈(62)、所述右连杆轴颈(61)、所述左连杆轴颈(62)和所述主轴颈(5)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摩尔动力(北京)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摩尔动力(北京)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1414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硬质合金径向轴承体及其生产工艺
- 下一篇:涤纶粘胶混纺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