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15588.0 | 申请日: | 2012-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843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发明(设计)人: | 俞浩;牛振华;熊友谊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华生安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899 | 分类号: | A61K36/899;A61P1/10;A61K31/375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曾耀先 |
地址: | 224200 江苏省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药 复方 制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复方制剂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以白背三七为君药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便秘是临床常见的复杂症状,表现为粪便干结,排便困难、排便量和次数减少。随着社会的老龄化、现代生活节奏和饮食习惯的改变、疾病谱的变化等对疾病的影响,便秘已成为影响现代人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当前,便秘发病率有逐年增高趋势,其中女性多于男性,老年多于青、壮年。因便秘发病率高、病因复杂,往往给患者带来许多痛苦和烦恼,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根据病因不同可把便秘分为器质性和功能性两类。器质性便秘主要由肠管器质性病变、内分泌或代谢性疾病、系统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肠管平滑肌或神经源性病变、结肠神经肌肉病变、神经心理障碍等原因引起。功能性便秘病因尚不明确,其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主要有饮食原因或食物缺乏纤维素或水分不足;因工作紧张、生活节奏过快、工作性质和时间变化、精神因素等干扰了正常的排便习惯,导致结肠运动功能紊乱,部分病人可表现为便秘与腹泻交替;肠管蠕动减弱、排便肌肉张力不足,难于将粪便排出体外;滥用泻药,形成药物依赖,造成便秘;老年体弱、活动过少、肠痉挛导致排便困难等。在有便秘患者中,功能性便秘约占50%左右。
按照发病机制不同可把便秘分为慢传输型便秘、出口梗阻型便秘和混合型便秘三种。慢传输型便秘是由于肠道收缩运动减弱,使粪便从盲肠到直肠的移动减慢,或由于左半结肠的不协调运动而引起。出口梗阻型便秘是由于腹部、肛门直肠及骨盆底部的肌肉不协调导致粪便排出障碍,多见于老年患者。混合型便秘具有结肠慢传输特点,也存在肛、直肠功能异常,或二者均不典型,治疗上因人而异。
现在临床对便秘的治疗首先是强调改变生活方式,如增加膳食中的纤维素和饮水量、适当的运动、调整心理状态、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等。采用上述方法无效者或顽固性便秘则需要药物治疗。目前,临床用于治疗便秘的常用药物主要有:①无机盐类泻药,如硫酸镁、芒硝等,主要是通过提高肠道内的渗透压,抑制肠道水分吸收,增加肠容积,刺激肠蠕动产生泻下作用;②刺激性泻药,如大黄、酚酞等,主要作用为刺激肠道,尤其是大肠,促进肠道蠕动,达到排便的目的;③润滑性泻药,如液体石蜡油、甘油等,此类药物能软化粪便、润滑肠道,利于大便排出;④促动力药,如西沙必利、莫沙必利等,主要刺激肠间神经元,促进胃肠平滑肌蠕动,同时作用于胃肠器官壁内肌神经丛神经节后末梢,促进乙酰胆碱释放和增强胆碱能作用;另外,还有微生态制剂、钙通道阻滞剂及单味或复方中药。但上述制剂均存在一定程度的毒副作用,如镁盐用于消化道出血及消化道溃疡患者,可引起中毒;镁离子可经肾排泄,故肾功能不全者慎用,且硫酸镁抑制中枢系统。刺激性泻药作用强且迅速,因其刺激肠黏膜和肠肌间神经丛,提高黏膜通透性,影响水、电解质和维生素的吸收,还可导致大肠肌无力,形成药物依赖和大便失禁,不宜长期应用。促动力药西沙必利等可能有潜在的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
中医临床认为,功能性便秘的病因主要包括感受外邪、脏腑热结、肠胃阴寒积滞、宿食留滞、痰饮湿热结聚、气机郁滞、饮食不节、气血津液亏虚等。中医通过调整机体阴阳气血脏腑的平衡,从根本解除便秘的发生和发展,有其独特的优势和市场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药复方制剂,该中药复方制剂包括如下组分:
白背三七茎叶的浆体;
香茅的超细粉;
薄荷的超细粉;
维生素C;
食用酒精;
其中白背三七茎叶、香茅、薄荷、维生素C、食用酒精的重量比例为:
(90-110):(1-3):(1-3):(0.1-0.3):(2-4)。
其中白背三七茎叶的浆体是将白背三七的茎叶在超微粉碎机内粉碎成浆体;香茅的超细粉和薄荷的超细粉是分别将香茅、薄荷粉碎而成,一般制成800目;食用酒精指得是66度的食用酒精。
该中药复方制剂中还可以含有银耳的水煎出液或甜叶菊苷中的一种或两种;其中银耳的水煎出液是将银耳在水中煎煮得到。
其中白背三七茎叶、银耳、水、甜叶菊苷的重量比为:(90-110):
(0.15-0.35):(8-10):(1-3)。
本发明还提供了制备上述中药复方制剂的方法,该方法为:
将白背三七茎叶的浆体、香茅的超细粉、薄荷的超细粉、维生素C和食用酒精混合,灭菌后即得。最优的方式是将白背三七茎叶的浆体、香茅的超细粉、薄荷的超细粉、维生素C和食用酒精混合,室温下避光、密闭放置50-150天,然后灭菌得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华生安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华生安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1558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