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上下双循环搅拌配药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15664.8 | 申请日: | 2012-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060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马晶;高红鹰;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F5/10 | 分类号: | B01F5/10;B01F15/02;C02F1/5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22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上下 双循环 搅拌 配药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上下双循环搅拌配药工艺涉及污水处理设备中的泵搅拌配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普遍销售的以及一般污水站正在使用的电机变速驱动的搅拌器搅拌配药方式。
搅拌形式主要是由搅拌电机、高传动比减速器、搅拌叶片、配药罐、支撑台架等组成,高传动比减速器一般采用摆线针轮减速器,该减速器结构复杂、制造精度要求高、造价高、维修难度大、对维修工人的技术水平要求很高,一般该种减速机有故障时都是换新,造成维护维修成本高。
污水处理配药过程为安装到污水站后需要将自来水管引至加药装置上口,工作时,按所需配置浓度,计量混凝剂投放量,先将所需相应量的混凝剂加入到配药罐中,再开启自来水加入到配药罐中,水至配药罐上液位刻度线处关闭自来水阀,然后开启搅拌电机带动叶片进行搅拌,搅拌均匀后,全部排入药液储箱中,再进行下一循环,等待下一次排入药液储箱;药液储箱里的已配置好的药液经由计量泵输出至污水处理设施的所需单元。因此,搅拌电机的闲置率高,如:污水处理采用气浮处理工艺方式情况下,一般搅拌一箱药液,搅拌电机需要工作1小时,一箱子药液可供计量泵工作8~12小时,搅拌电机的闲置率87.5%至91.7%。
以电机搅拌为动力的机械搅拌结构复杂、制造精度要求高、造价高、维修难度大、对维修工人技术水平要求很高、搅拌时间长、耗能大、设备闲置率高。
申请号:200910039415.9的中国专利申请自动投药射流混合及水泵搅拌污水 处理系统文献中公开了用泵做搅拌动力的配药装置,但该装置存在的缺陷:配药水来自污水池,污水将会使配制的药液产生絮凝沉淀,而使药效下降,且絮凝沉淀的物,再经泵的输送循环后,絮凝的污物被重新搅拌而失去絮凝的作用。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低机械搅拌能耗、节省机械搅拌投资、效率高、维修方便、可连续配药的上下双循环搅拌配药工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上下双循环搅拌配药工艺包括:配药罐22、液位传感器1、固定支座2操作台3、排空管4、排空阀5、药液储箱6、循环搅拌进泵管7、电磁阀A8、药液储箱出料管9、电磁阀B10、药液输送管11、转子流量计12、电磁阀C13、泵入口管14、离心泵15、泵出口管16、电磁阀D17、搅拌管18、出料管19、出料阀20、搅拌喷嘴21、配药罐22,紧定丝母31、紧定垫圈32、搅拌喷嘴进口管33、搅拌喷嘴出口管34、锥管螺纹35、普通细牙螺纹36;其特征在于,配药罐22连接循环搅拌进泵管7,循环搅拌进泵管7分别连接药液储箱出料管9和泵入口管14;配药罐22底部一侧连接出料管19,所述的出料管19连接药液储箱6,出料管19上装有出料阀20;泵出口管16分别连接药液输送管11和搅拌管18,搅拌管18连接搅拌喷嘴21,搅拌管18上装有电磁阀D17;药液输送管11上装有转子流量计12和电磁阀C13;所述的配药罐22上侧部装有液位传感器1,底部中心处连接排空管4,排空管4上装有排空阀5;药液储箱6连接药液储箱出料管9。
所述的循环搅拌进泵管7上端呈水平圆弧状,圆弧为配药罐22的同心圆,圆弧段由固定支座2固定在配药罐22罐壁上,管口位于配药罐总高的2/3处,循环搅拌进泵管7上装有电磁阀A8,根据配药罐的大小,固定支座可设置1~3 个。
所述的药液输送管11装有转子流量计和电磁阀C13。
所述的出料管19上装有出料阀20。
所述的搅拌喷嘴其特征在于,搅拌喷嘴进口管33和搅拌喷嘴34出口管中心线的夹角为60°。
所述的搅拌喷嘴21通过普通细牙螺纹36与配药罐22连接,配药罐22壁外有密封垫圈32、紧定丝母31和锥管螺纹35与配药罐22紧定。
所述的泵入口管14分别连接药液储箱出料管9和循环搅拌进泵管7。
所述的药液储箱出料管9上装有电磁阀B10。
上下双循环搅拌配药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根据需要称取一定量的混凝剂
B、在配药罐22中加入自来水的同时加入污水处理所需混凝剂,加水至液位传感器1,停止加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大学,未经济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1566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