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人造地下海洋发电站水库的海水流向横转竖势能水落差做功发电效应核心技术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315679.4 申请日: 2012-08-25
公开(公告)号: CN102878003A 公开(公告)日: 2013-01-16
发明(设计)人: 任安煜;任兰兰;叶惠英 申请(专利权)人: 任安煜;任兰兰;叶惠英
主分类号: F03B13/00 分类号: F03B13/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322009 浙江***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人造 地下 海洋 发电站 水库 海水 流向 横转竖 势能 落差 做功 发电 效应 核心技术
【权利要求书】:

1.本发明专利人造地下海洋发电站水库的海水流向横转竖势能水落差做功发电效应核心技术的创造发明原理、结构(构造)特征与说明书附图的说明 

(1)、本发明专利中国元素人造地下海洋发电站无大坝水库的创造发明原理: 

本发明专利人造地下海洋发电站水库的创造地下海洋发电站水库创造发明原理的创新创意思路依据全过程叙述如下: 

20世纪末中国科学发展最伟大的创举:“世纪之梦”中国长江三峡大三峡大坝水库发电站的建成。是本发明专利人造地下海洋发电站水库成功发明创新创意依据启迪的第一源泉。从发明专利角度来评估:核心技术有二点:地上水库的181米(水落差)大坝和32台70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建造大坝的最终目的之一就是要创造一个“势能”(旧称“位能”),即要创造32条“水落差”;两个物体就是大坝和水轮发电机组符合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的原理。以上中国长江三峡大坝水库是建立在地球表层,大坝的两端是以三峡的山峰为依靠的地上水库(由中国地理位置条件来决定)。 

而本发明专利是一座具有中国长江三峡大坝水库发电站的规模和特色为偶像(中国形象大使代言人)的地下水库(全称:“千年祈盼”中国元素人造地下海洋发电站无大坝水库)。 

本发明专利中国元素人造地下海洋发电站无大坝水库面对全球世界海洋、江河、湖泊地理位置、物理特征寻求发明专利技术特征: 

全球世界四大海洋的地理位置、物理特征来决定用地上水库电站是行不通的。因为要在全球世界四大海洋的海岸线建造几千座(5000座)中国式长江三峡大坝水库发电站,必须要符合至少两个具有专利技术的条件:创造一个“势能”(水落差)的存在环境即空间和符合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原理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海水和水轮发电机组。 

“中国人让改变发生”思维发展,意识反作用于存在:根据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用辩证方法研究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认为世界从它的本质来讲是物质的,物质按照本身固有的对立统一规律运动、发展,存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存在。 

本发明专利人造地下海洋发电站水库的创造发明,就是21世纪人类思维发展“中国人让改变发生”,从人类走过4个世纪之久的思维盲点误区中走出来。 

中国长江三峡大坝水库发电站【是“存在决定意识”在这里,“意识”的含义是建造大坝的目的(意识)是创造发明一个“水落差”的势能;创造发明两个物体(大坝和水轮发电机组)的思维意识是在应用牛顿《万有引力定律》】。 

本发明专利人造地下海洋发电站水库【是“意识反作用于存在”。正如中国大文豪鲁迅先生说过:“在这个世界上本来是没有路,路是人走出来的。”世界上本来只有湖泊、沼泽,本来是没有水库,水库是人造出来的(有地上水库和地下水库以及空中水库);在这里,“意识反作用于存在”之所以发明专利人造地下海洋发电站水库在地球上存在是因为意识反作用的结果。意识反作用是利用地上水库大坝的“势能”转型移植到与世界海洋海平面平行的海滩面下面的人造地下海洋发电站水库的空间中来,也就是说地下水库不需要地上水库中的“大坝”,用“水落差”181米长的“水柱”来取代地上水库上的“大坝”(这是一个多么伟大的创造发明),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世界海洋的海水和水轮发电机组)应用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原理】。 

地上水库发电站与地下海洋发电站水库的发明原理完全相同,根本区别在“大坝”,地下水库无须“大坝”,只须用32条181米长的“水落差”水柱来取代“大坝”。 

本发明专利人造地下海洋发电站水库的“三段论建造法”理论依据。 

中国元素人造地下海洋发电站无大坝水库的“三段论建造法”是:第一段论:是锁定地球上永远用不完自然能源的蕴藏发源地的范围:地球四大海洋、平原上(永远不会断流)的江河、(静水)湖泊、四大海洋中的岛国(任何一个岛屿)、没有海洋、湖泊的国家,可以利用天上雨水、地下水创造一个个巨大的地上水库。 

以上这此蕴藏水体的发源地占地球总面积的71%,是地球上最丰富的自然资源,它们都有一 个共同点,就是在地球处在海拔最低或者最高的地理位置;要把最丰富的自然资源转化为永远用不完的自然能源(水能转化为电能),在海拔最低或最高的平地上建造地上大坝水库发电站无任何意义。因此,要进入第二段论转型升级程序。 

第二段论:是创造一个让地球上四大海洋、江河(静水)湖泊与岛屿的自然资源海水产生(发生)水体运动(水体流向横转竖)的引力场。 

引力场的原理:引力是指牛顿万有引力的简称;场是指适应某种需要的比较大的地方,物质存在的一种基本形态,具有能量、动量和质量。实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依靠有关的场来实现。 

引力场的地点选择, 

可分以下四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中国元素人造地下海洋发电站无大坝水库的地点选择: 

世界海洋:离海平面(涨潮水岸线算起100-200米处)划出一块面积很大的海沙滩,四周构筑起海堤围墙(2-3米高),构筑围墙目的:吸取印尼和日本海啸地震的教训。围墙内设计建筑引力场和人造地下海洋发电站水库。引力场下面即海沙滩下面10米深处埋设34根(个)海水引水渠道涵管,每根管子的两头,其中一头伸进离海平面10米深处的世界海洋的海水之中,另外一头伸出与旁边相连的人造地下海洋发电站水库中的水轮机(渴轮机)成一垂直线,这条垂直线就是181米高水落差的水柱(用李白的诗句来写真:“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本发明专利中的引力场的创造发明原理是:要把世界海洋的自然资源转换为永远用不完的自然能源(水能转换为电能),引力场起到能量转换的桥梁作用,让海水产生水体运动,海水流向由横向转为竖向势能水落差做功发电效应。 

海水引水渠道涵管伸进海平面下面10米深处的海水中的原理是:第一个原理是地球吸引海水的力,力的方向指向地心,第二个原理是海平面上空的大气层的大气压压迫海水的力。由于这两种力的合力作用,上百吨(上千吨)重的压力迫使管子内的海水产生(让改变发生)水体运动。力的方向指向管子的另一端的出口,所以管子内的海水运动流动的方向是横向的,当高速的水体冲出另一端。管子的出口时,管子内海水流动的方向发生成90度的急速转变,即转变为海水流向横转竖,因为引力场的旁边就是一个巨大的人造地下海洋发电站水库,引力场的34根海水引水渠道管子的出口正设计好各就各位对准181米高水落差水柱最底部的34台水轮机。管子内海水流向横转竖的原理是利用地心引力。把管子水口水柱力的方向指向地心,本发明专利就利用水轮发电机组把它堵载在指向地心力的方向上,力的方向就是水落差水柱指向水轮机的方向。 

第二种情况中国元素人造地下湖泊发电站无大坝水库地点的选择。高原上的(静水)湖泊:例如,中国西藏自治区,位于青藏高原上,西藏高原有“世界屋春”之称。藏北内流区有大小湖泊1500个。 

选择3个较大的湖泊,,年发电量超过1000亿千瓦时(相当于一个长江三峡水库发电站一年的发电量),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国西藏将成为“世界屋春”的又一顿世界西方明珠(夜西藏),与东方明珠香港结为不夜天姐妹城市。 

离湖泊水平面(静水)岸边200米处划出一块建筑面积很大的湖泊安迪,四周构筑起湖泊围墙(防止湖泊发生水灾)围墙内设计建筑湖泊引力场和人造地下湖泊发电站水库二大建筑物。 

引力场下面即湖泊岸地下面10米深处埋设34根(个)湖水引水渠道管子,每根管子的两头(端),其中一头伸进离湖泊水平面10米深处的一望无际的广阔湖泊的湖水之中,另外一头伸出与旁边相连的人造地下湖泊发电站水库中的水轮机(涡轮机)成一垂直线,这条垂直就是181米高水落差的水柱。 

湖泊湖水引力场的创造发明原理与第一种情况世界海洋的海水引力场的发明原理完全相同(湖泊是静水的代表,引力厂发明目的的是利用地球的地心引力迫使海水、湖水(静水)高速进入引水渠道管子内产生水体运动,水体运动力的方向由横向转竖向,在地下水库创造一个势能水落差做功发电效应的地下空间的环境。 

第三种情况人造地下岛屿发电站水库的地点选择:在地球上有少数国家属于岛国,人类存生在岛屿上,由于地球不是一个发光体,所以晚上的岛屿一片漆黑,由于岛屿上没有电源,许多岛 屿被荒废。 

我国有政策出台购买岛屿权,让投资商去开发有旅游价值的岛屿,开发岛屿第一件头顶大事就是首先要去开发世界永远用不完的自然能源,当你站在荒无人烟的孤岛上时,你的脚下就是属于你去开发的人造地下岛屿发电站水库的地点。 

由于“全球变暖”,世界岛屿的海拔已经升高1.12米,所以建造人造地下岛屿发电站水库首先要考虑这个因素,同时要防止海啸地震发生,选择建筑地点的位置很重要,关于建造岛国、岛屿的人造地下岛屿发电站水库的方法,原理与第一种情况世界海洋的地下海洋发电站水库完全相同(在此不再重复)。 

第四种情况没有海洋湖泊的国家,利用天上雨水,地下水创造一个个巨型的人造地上水库。 

本发明专利技术特别关照没有海洋湖泊的国家采用,中国长江三峡大坝水库发电站的大坝势能水落差水柱,给水轮机只做一此功后就流到下游一去不复返了。而本发明人造地下发电站水库,给水轮机第一次做功后,排水机房仍旧把水抽上来送回到用天上雨水和地下水积累起来的人造地上水库中来形成一个水体运动的“水循环”,为了减少水汽蒸发可以采用给人造地上水库和人造地下发电站水库加盖的技术方案。 

以上一个完整的人造地下发电站水库的基本框架就由人造地上(天上雨水与地下水)水库、地上水库引力场与人造地下发电站水库三大部分有机梦幻组合而成。这对于没有海洋湖泊的国家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2)本发明专利中国元素人造地下海洋发电站无大坝水库的结构(构造)特征: 

人造地下海洋发电站水库的结构(构造)特征由三大部分有机(梦幻)组合而成: 

结构就是地球上永远用不完能源的蕴藏发源地是世界海洋,江河与湖泊;创造一个产生水体运动(流向横转竖)的引力场与人造地下海洋发电站水库的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锁定地球上永远用不完自然能源的蕴藏发源地的范围:(1)全球四大世界海洋;平原上的(永远不会断流)江河、(静水)湖泊;(3)高原上的(静水)湖泊;(4)没有海洋湖泊的国家利用天上雨水和地下水创造一个个巨大的地上水库。 

第二部分:是创造一个让四大世界海洋、江河(静水)湖泊与岛屿的自然自愿海水产生(发生)水体运动(流向横转竖)的引力场; 

第三部分:是中国元素人造地下海洋发电站无大坝水库。下面是对以上结构的三大部分作详细的说明: 

第一部分是锁定地球上永远用不完自然能源的蕴藏发源地的范围:(I)全球四大世界海洋,(II)平原上(永远不会断流)的江河、(静水)湖泊;(III)高原上的(静水)湖泊;(IV)四大世界海洋的中岛国(任何一个岛屿);(VI)没有海鲜湖泊的国家,利用天上雨水和地下水创造出一个个人造地上水库。 

全球四大世界海洋水体最基本的结构是:在地球大气层的下面,分步在地球地壳的表层水圈。 

结构特征是: 

是46亿年前形成的遗传自然资源; 

是潮汐发电的引力场; 

海洋、河流、湖泊的水流所生产的做功能力,是自然能源之一,可以用来做发电和转动机器的动力。利用水能生产动力的水力发电; 

是地球上永远用不完的自然能源之一(世界上可再生的第一清洁能源)真正蕴藏的发源地。 

本发明专利人造地下海洋发电站水库的结构特征正是根据地球上四大海洋最基本的最原始的结构特征之四——地球上永远用不完的自然能源之一(地球上可再生的第一清洁能源——水电)第一次发现真正蕴藏的发源地为科学依据。 

从17世纪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的发明到21世纪的中国长江三峡大坝水库发电站“世纪之梦”的的建成,人类走过4个世纪“望洋兴叹”的思维盲点误区。 

解读这个思维盲点误区的方法就是解读地球上永远用不完的自然能源之一真正蕴藏的发源地就是地球上的四大世界海洋奥妙的方法。本发明专利人造地下海洋发电站水库来解读人类走过4 个世纪“望样兴叹”的思维盲点误区额方法,正是根据“世纪之梦”中国长江三峡大坝水库发电站的结构特征中得到启迪,激活发明灵感——中国人让改变发生。 

下面是中国长江三峡大坝水库发电站与本发明专利人造地下海洋发电站水库结构特征的比对法来解读人类走过4个世纪“望洋兴叹”的思维盲点误区的演变:第一座地上水库:“世纪之梦”中国长江三峡大坝水库发电站的结构特征是: 

是一座地上大坝水库:栏河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坝,坝轴线全长230G.47米,坝顶高程185米,最高坝高181米,三峡水库总库容393亿立方米,三峡电站安装32台70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和2台5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电站总装机2250万千瓦,年平均发电量1000亿千瓦时。长江三峡工程全部工期为17年。长江三峡工程总投资1800亿元人民币,三峡水库移民人口将达112万人。 

第二座地下水库:本发明专利“千里祈盼”中国元素人造地下海洋发电站无大坝水库的结构特征是:总体结构是一座建造在世界海洋的海岸线上无人区海滩下面的人造地下海洋发电站水库,由三大部分有机(梦幻)组合而成:(I)新能源的蕴藏发源地;(II)水体运动的引力场(III)人造地下海洋发电站水库。 

水体运动的引力场是处在海滩下面10米深度的位置,引力场内埋设34根引水渠道涵管,每根涵管的进水一头与世界海洋的海水相联通,另一头出水口与地下水库的最底部水轮发电机组相对准,每根涵管都必须安装上一扇电水闸。 

中国元素人造地下海洋发电站无大坝水库的结构特征: 

人造地下水库的容积为(长)4620米X(宽)2000米X(高)185米(可根据世界各国自己的容积设计方案)海洋发电站安装32台70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和2台5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电站总装机2250万千瓦,年平均发电量1000亿千瓦时。建造一座人造地下海洋发电站水库全部工期为半年(6个月)总投资18亿元。没有移民(迁移开支为0元)。人造地下水库没有大坝要建设,所以全部工期缩短为半年和总投资节约为90%,使用电客户电价降低为几毛钱1度电。 

因此,从上面二种水库建造的机构特征的比对法,得出解读人类走过4个世纪之久的思维盲点误区的结论是:结论(I)人类走过4个世纪之久的思维盲点误区是:只能看到“水平面上方的势能(水落差)——水库大坝”(存在决定意识);而看不到“世界海洋海平面下方的海水与水轮发电机组相互作用的物体由于所处的水落差做功的位置而其有”的能量——势能,用人造地下水库来的势能水落差水柱替代水库大坝“(意识反作业于存在)。 

结论(II)本发明专利人造地下海洋发电站水库创新创意的发明源泉来自中国长江三峡大坝水库发电站中“水库大坝”这个等于“势能水落差”水柱的梦幻概念的启迪,使用下面这个等式成立: 

人造地上水库的大坝(地上势能)=人造地下水库的势能水落差水柱(用水落差水柱来代替大坝——必须具备三段伦这个为前提的条件) 

结论(II) 

地球上永远用不完的自然能源的蕴藏发源地用上面等式的挖掘方法,具有普遍意义,适用于世界各国占地球总面积71%的世界海洋,平原上的江河、(静水)湖泊、高原上的(静水)湖泊以及海洋中一切岛屿(包括岛国)。 

第三段论:是人造地下海洋发电站水库(包括:人造地下岛屿发电站水库、人造地下湖泊发电站水库与人造地下发电站水库(属于没有海洋湖泊的国家)的创造发明理论依据。 

世界各国人造地上坝水库发电站创造发明原理是依赖与水库大坝创造一个势能水落差做功发电效应技术,水落差的水柱只给水轮机做一次功后就流到下游一去不复返了。 

本发明专利人造地下海洋发电站水库的创造发明原理是根据占地球总面积1%的世界海洋、江河、湖泊的海拔是处在地球表层上最低或最高的位置(例如中国西藏高原上的大小1500个湖泊)世界海洋与湖泊本身就是一座天然水库,在世界海洋的海岸线,建造大坝是毫无任何意义的(这正是人类走过4个实际之久的思维盲点误区永远无法解读的根源所在一“水库大坝”这个概念)。 

本发明创新创意的源泉来自中国长江三峡大坝水库发电站中的“水库大坝”这个等于“势能水落差”的梦幻概念的启迪: 

人造地上水库的大坝=人造地下水库的势能水落差。(用水落差水柱来代替大坝,必须具备三段论这个前提条件) 

总结以上本发明专利的创造发明原理的理论依据,归纳为如下本发明专利中国元素人造地下海洋发电站无大坝水库的创造发明原理是: 

根据中国长江三峡大坝水库发电站中的硬件水库大坝这个等于“势能水落差水柱”的梦幻概念的启迪,应用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和“势能定义”原理,创新创意三段论建造法一锁定地球上永远用不完自然能源的蕴藏发源地、创造水体运动流向横转竖的引力场和中国元素人造地下海洋发电站无大坝水库,(也指本地下无大坝水库的结构特征)。 

中国元素人造地下海洋发电站无大坝水库的发电工作原理是利用地心引力和大气压力的双重合力迫使海平面下方10米伸出的海水高压高速流入引力场中海洋引水渠道管子内,海水流向由横向转为竖向,创造出一个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原理中的两个物体(水体与水轮发电机组)存在势能水落差水柱软着陆的人造地下无大坝水库的空间环境,181米高的势能水落差水柱正好软着陆在水轮机(涡轮机)上,发电机组立即发出电来(永远用不完的自然能源)。水落差的水体给水轮机第一次做功发电后,被旁边排水机房用高速吊水车仍旧抽出回到世界海洋之中,形成海水输入和输出水体运动的“水循环”。 

该技术具有全球性普遍意义,适用于世界各国占地球总面积71%的世界海洋、平原上的江河、(静水)湖泊、高原上的(静水湖泊以及海洋中的一切岛屿(岛国)。 

2.本发明专利人造地下海洋发电站水库的海水流向横转竖势能水落差做功以电效应核心技术的最显著核心技术特征。 

本发明专利中国元素人造地下海洋发电站无水库的最显著核心技术特征是: 

(1)创造中国元素人造地下海洋发电站无大坝水库的势能水落差水柱替代水库大坝的海洋地下空间技术; 

(2)创造中国元素人造地下海洋发电站无大坝水库结构特征的“三段论建造法”核心技术; 

(3)中国元素人造地下海洋发电站无大坝水库的引力场中海水流向横转竖空间势能水落差水柱软着陆做功发电效应核心技术; 

(4)中国元素人造地下海洋发电站无大坝水库中的排水机房做功后的海水排出与海水输入相等量海水转换安全处理技术; 

(5)地球表层的水圈蕴藏的遗传自然资源快速高效全方位转化成为现代永远用不完的自然能源(水电)锁定技术。 

下面是对以上5项最显著的核心技术特征作详细的说明: 

(1)创造中国元素人造地下海洋发电站无大坝水库的势能水落差水柱替代水库大坝的海洋地下空间技术: 

本发明专利中国元素人造地下海洋发电站无大坝水库的创造发明原理,是根据“世纪之梦”中国长江三峡大坝水库发电站的发明原理为理论基础,是本发明创新创意依据启迪的第一源泉,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摇篮。是本发明的成功之母。 

从发明专利角度来评估,三峡大坝水库的核心技术有二点:水库大坝和32台70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符合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原理中的“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着引力……”。创造水库大坝的最终目的之一就是要创造一个与水库大坝高度一致的“势能”(相互作用的物体由于所处的位置或弹性形变等而具有的能量。如水的落差和发条件功的能力都是势能。旧称位能。),即要创造32条“水落差”水柱软着陆在水轮发电机组上做功,产生发电效应。 

得到中国长江三峡大坝水库发电站中的“水库大坝”这个等于“势能水落差”的梦幻概念: 

人造地上水库的大坝===地上水库的势能水落差。所以本发明专利的创造发明原理的理论基础是地球重力(地心引力)、大气压力与牛顿万有引力定律;人造地上水库的势能水落差和32台70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 

但是,本发明专利是针对地球表层上的水圈(水体的总称)索取自然能源(水电),由于世界海产的海拔处在地球表层最低的地理位置,汪洋大海一望无际,海岸线上一片海沙滩平原景象, 在海岸上建造大坝水库,毫无任何意义。 

本发明创新、创意来自根据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按照本身固有的对立统一规律运动发展,存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存在。” 

物质的对立统一规律运动的启迪:地上水库的对立面是地下水库;地上势能水落差的对立面是地下势能水落差。这种思维发展,是意识反作用于存在的结果,与海平面平行的海沙滩面的地下181米深处建造中国元素人造地下水库的空间技术是:(地下势能水落差替代水库墙壁的高度就相当于地上水库的大坝);(2)有181米深的空间环境存在,就具备了水落差的“势能”存在;(3)地上水库势能水落差的意识反作用一中国元素人造地下海洋发电站无大坝水库的存在。 

(2)创造中国元素人造地下海洋发电站无大坝水库结构特征的“三段论建造法”核心技术建造地上大坝水库比较简单,创造发明原理是利用建造水库大坝来创造一个势能水落差水柱软着陆水轮发电机组做功,产生发电效应。水体第一次做完功后就流到下游一去永不复返。 

建造中国元素人造地下海洋发电站无大坝水库比较复杂(人类已经走过4个世纪之久的思维盲点误区)。但是发明原理有一点是共同的:创造一个势能水落差的环境位置。 

中国元素人造地下海洋发电站无大坝水库的“三段论建造法”是: 

第一段论:是锁定地球上永远用不完自然能源的蕴藏发源地的范围:(I)全球四大世界海洋;(II)平原上(永远不会断流)江河、(静水)湖泊、沼泽;(III)高原上(静水)湖泊;(IV)四大海洋中的岛国(任何一个岛屿);(VI)没有海洋湖泊的国家,利用天上雨水和地下水创造出一个个巨大的人造地上水库。 

第二段论:是创造一个让水体(海洋、江河、湖泊、沼泽、岛屿)产生(发生)水体运动(流向横转竖)的引力场(地下10米深处埋设34根水体运动的引水渠道涵管,涵管的两头,其中一头伸进海平面下面10米不深处的海水之中,另一头伸出在地下水库的上方,每根涵管安装上水闸门)。 

第三段论:是中国元素人造地下海洋发电站无大坝水库(水库最底层安装34台水轮发电机组和排水机房)。 

引力场的地点选择:可分以下四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中国元素人造地下海洋发电站无大坝水库的地点选择: 

选择世界海洋:离海平面(涨潮水岸线算起100-200米处)划出一块面积很大的海沙滩,四周构筑起海堤围墙(2-3米高)。构筑围墙目的:吸取印尼和日本国家地震引发海啸的教训。国墙内设计建筑第二段论的引力场和第三段论的中国元素人造地下海洋发电站无大坝水库。 

第二种情况:中国元素人造地下湖泊发电站无大坝水库的地点选择:选择高原上的(静水)湖泊:例如,中国西藏自治区,位于青藏高原上,西藏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称。全境有大小湖泊1500个。选择3个较大湖泊,创造年发电量超过1000亿千瓦时,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国西藏将成为“世界屋脊”的一颗世界西方明珠(夜西藏),与世界东方明珠香港珠连壁合结为不夜天姐妹城市。 

离湖泊水平面岸边200米处划出一块建筑面积很大的湖泊岸地,四周构筑起湖泊围墙(防止湖泊发生水灾)。围墙内设计建筑湖泊引力场和中国元素人造地下湖泊发电站无大坝水库二大建筑物。 

引力场下面即湖泊岸地下面10米深处埋设34根湖水引水渠道涵管,每根管子两头(端),其中一头伸进离湖泊水平面下面10米深处一望无际的广阔湖泊的湖水之中,另外一头伸出与旁边相连的人造地下湖泊发电站无大坝水库中的水轮机成一垂直线,这条垂直线,这条垂直线就是181米高的水落差水柱。 

湖泊引力场的发明原理是:要把世界湖泊的自然资源转换为永远用不完的自然能源(水能转换为电能),引力场起到能量转换的桥染作用,让湖泊(静水)水体在引力场下面10米深处的引水渠道涵管内产生水体运动,湖水流向由横向转为竖向,在人造地下湖泊发电站无大坝水库中的水轮机成一垂直线,这条垂直线就是181米高的水落装差水柱。 

湖泊引力场的发明原理是:要把世界湖泊的自然资源转换为永远用不完的自然能源(水能转 换为电能),引力场起到能量转换的桥梁作用,在湖泊(静水)水体在引力场下面10米深处的引水渠道涵管内产生水体运动,湖水流向由横向转为竖向,在人造地下湖泊发电站无大坝水库的空间发生势能水落差水柱软着陆水轮发电机组做功,产生发电效应。 

湖泊引水渠道涵管伸进湖水平面下面10米处的湖水之中的发明原理是:(1)是利用地球重力(地心引力)吸引湖水的力,力的方向地心;(2)湖水平面上空的大气层的大气压压迫湖水的力。由于这两种力的合力作用,上百(千)吨重的压力迫使涵管内的湖水产生水体运动,力的方向指向涵管另外一端的出口,所以,涵管内的湖水运动(流动)的水流方向是横向的,所以,涵管内的湖水运动(流动)的水流方向是横向的,当高速的运动水体冲出另一端出口时,涵管内湖水流动的方向发生成∠90度角急速垂直转变,即使变为湖水流向横转竖,因为引力场的旁边就是一个巨大的中国元素人造地下湖泊发电站无大坝水库.引力场下面的34根湖泊引水渠道涵管的出水口正设计好各就各位对准181米高水落差水柱最底部的34台水轮发电机组.涵管内湖水流向横转竖的发明原理是:利用地球重力(地心引力),涵管出水口水柱力的方向指向地心,本发明专利就利用水轮发电机组把它堵截在指向地心力的方向上,引力的方向就是水落差指向水轮机的方向。也就是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原理中的“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着引力……”。 

第三种情况:中国元素人造地下岛屿发电站无大坝水库的地点选择: 

选择世界海洋中的岛屿(岛国): 

在地球上有少数国家属于岛国,人类生存在岛屿上,由于岛屿上没有电源,许多岛屿被荒废。我国有政策出台购买岛屿权,让投资商去开发有庄旅游价值的岛屿,开发岛屿第一件头顶大事就是首先要去开发岛屿上永远用不完的自然能源(水电)。 

由于“全球变暖”世界岛屿的海拔已经升高1.12米,所以要在岛屿上建造中国元素人造地下岛屿发电站无大坝水库先首要考虑这个因素,同时要防止海啸地震发生,选择建造地点很关键,关于建造地下岛屿发电站的方法,原理与第一、二种情况完全相同。 

第四种情况:没有海洋,湖泊的国家,建造人造地下XX发电站无大坝水库的地点选择: 

本发明专利技术特别关照没有海洋、湖泊的国家的采用,技术方案是利用天上雨水和地下水首先创造出一个个巨型的人造地上水库,水库中的水体储藏得满满的,第二步就是按照第二种情况构筑中国元素人造地下XX发电站无大坝水库。 

本发明专利有一个“水循环节能”技术,就是给水轮机第一次做功发电后的水体,排水机房仍旧把水抽上来送回到地上水库上来,使地上水库的水位保持相对的稳定。形成一个水体输入和水体排出相等量的“水循环节能”系统,这对于没有海洋、湖泊的国家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3)中国元素人造地下海洋发电站无大坝水库的引力场中海水流向横转竖空间势能水落差水柱软着陆做功发电效应核心技术 

本专利的成功发明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难事,从17世纪的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的发明到20世纪末世纪之梦中国长江三峡大坝水库发电站的建成,人类已经走过4个世纪之久的思维盲点误区,人类很早就明白地球表层上的水圈(占地球总面积71%的世界海洋河流、湖泊、沼泽、地下水与大气中的水分)蕴藏着自然资源(水能、水力)更加明白的是这些自然资源就是天然的自然能源,就只差用一个“等于”号来联接了。人类用了多少个世纪在探索地球上永远用不完的新能源如太阳能、地热。 

本发明专利就是针对锁定地球上永远用不完的天然自然能源(水电)——在世界海洋(包括湖泊)海岸线上建造10000座中国元素人造地下海洋发电站无大坝水库。 

人类思维发展总是引着“人往高走,水向低流”的自然规律运动、发展,存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存在。要把世界海洋的自然能源(水力转化为电力),任何发明人的创新、创意都是相同的:利用海洋水向低流的水力给水轮发电机组做功,产生发电效应。 

用发明专利的术语来说叫做:创造一个势能水落差的空间技术 

本发明专利的成功发明的源泉来自中国长江三峡大坝水库发电站发明原理的启迪: 

水库大坝(高度)===势能水落差 

第二发明源泉来自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物质按照本身固有的对立统一规律运动、发展, 存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存在”。 

本发明专利的第一个最关键核心技术就是在世界海洋的海岸线上与海平面平行的海沙滩下面创造一个具有势能水落差空间环境的引力场-—中国元素人造地下海洋发电站无大坝水库。 

世界海洋的海平面就是人造地上大坝水库与人造地下无大坝水库的分水岭。 

世界海洋蕴藏的自然资源转化世界海洋蕴藏自然能源(水力变电力) 

第二个核心技术就是让世界海洋的水体产生水体运动、海水流向曲横转竖的引水渠道的第一引力场。第一引力场的功能:(1)起到的能量(水能变电能)转换的桥梁作用;(2)引渡海水在引水渠道内海水流向由转竖过渡水落差做功产生发电效应。 

(4)中国元素人造地下海洋发电站无大坝水库中的排水机房做功后的海水排出与海水输入相等量海水转换安全处理技术 

本专利的成功发明第二个关键核心技术——海水排出和海水输入相等量海水转换安全处理技术 

在设计中国元素人造地下海洋发电站无大坝水库的时候,首先要计划电站总装机容量是多少(例如:2250万千瓦,即要安装32台70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和2台5千瓦水轮发电机组。)最关键的是要计算出排水机房里输入到地下水库海水的数量在同一单位时间内(用每一分钟来计算每一立方米水容量)要保障安全排出相等量海水保持相对平衡,然后就可以计算出排水机房里总共需要安装多少台抽水机(选择世界上机器性能最好的1500万吨水压机和滚动式电梯吊水车箱)。 

以上二个技术数据确定方案出来后就是要设计地下水库的总容积(长度×宽度×高度)和引力场地下的34根海水引水渠道涵管的口径大小的尺寸;每一根涵管必须配套安装上一扇电水闸。 

最后计算出海沙滩划出构筑(2-4米高)海堤围墙的最大总面积。 

地下水库(181米深)最底层(部)设计二个机房:水轮发电机组房与排水系统机房,二个机房的中间用一道防水隔离墙隔开,墙上安装上水位报警装置系统与安全围墙隔开,墙上安装上水位报警装置系统与围墙内地面上与附图B-3电水闸程控开关和地面计算机电脑机房对接。排水机房有意识地要比水轮发电机房建筑得更低一些,因为是水库用来积水。排水机房与水轮发电机房的总面积的比例为5∶1。 

海水排出与海水输入在同一单位时间内相等量相对平衡海水转换安全处理技术方案: 

(I)排水机房建房时就要比水轮发电机房挖得更深一些,如图C-11的水位要与发电机房的水轮机的机脚保持水平位置。 

(II)排水机房与水轮发电机房总面积分配比例为5∶1。 

(III)排水机房中的抽水机要严格选择世界上机器性能最好的1500万吨水压机和电梯滚动式吊水车厢。 

(IV)每根涵管必须安装一扇电水闸,在第一时间安全关闭。 

(VI)排水机房与水轮发电机房中间用一道安全防水隔离墙分离。隔离墙的功能:(A)划分工作性质不同的两个机房,排水机房的排水装置是在水下和水中工作;水轮发电机房必须避开海水渗透或淹没才能正常工作;(B)安装上水位报警系统装置,与围墙内地面上与附图B-3电水闸程控开关和地面计算机电脑机房对接。在事故发生第一时间关闭电水闸;电水闸的另外一个功能是检修和更换机器的用途。 

(5)创造地球表层水圈蕴藏遗传自然资源快速高效全方位转化为地球上永远用不完的自然能源(水电)锁定技术 

人类正在积极探索永远用不完的新能源,如太阳能、地热等。 

本发明专利是针对与锁定地球表层水圈蕴藏遗传自然资源(水能、水力)快速高效全方位转化为地球上永远用不完的自然能源(世界第一清洁能源——水电)发源地的锁定与开发技术锁定地球上永远用不完的自然能源(水电)发源地的范围是:(I)世界四大海洋;(II)平原上(永远不会断流)的江河、(静水)湖泊;(III)高原上的(静水)湖泊;(IV)世界海洋中的岛国(任何一个岛屿);(VI)没有海洋与湖泊的国家,利用天上雨水和地下水创造出一个个巨型的人造地上水库 

快速高效全方位转化开发永远用不完的自然能源(水电)发明专利“三段论建造法”专利技术: 

“三段论建造法”专利技术就是转化开发地球上永远用不完的自然能源(水电)的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万能公式》 

在世界四大海洋(包括岛屿与湖泊)的海岸线上与海平面平行的海沙滩下面【创造一个具有势能水落差空间环境的引力场——中国元素人造地下海洋发电站无大坝水库;创造一个让世界海洋的水体产生水体运动海水流向横转竖的海水引水渠道的第一引力场】建造10000座中国元素人造地下海洋发电站无大坝水库,均应用这个《万能公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任安煜;任兰兰;叶惠英,未经任安煜;任兰兰;叶惠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1567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