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分选棋子的围棋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16392.3 | 申请日: | 2012-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276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李有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有为 |
主分类号: | A63F3/02 | 分类号: | A63F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1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分选 棋子 围棋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围棋,特别是具有直径不同的两种棋子、带上下两层硬质棋盘的围棋。
背景技术
一付棋子有361个子,下完棋后分选棋子费时又麻烦。已有专利多采用磁性原理,须配置电磁或磁性装置,制造成本高;CN20114762Y公开的围棋采用双层棋盘,其中一层具通孔。该结构成本不低,而且存在不少缺陷:1.“上层棋盘与下层棋盘为硬质片状结构,……可以采用木质棋盘,或者采用硬质塑料棋盘”,上层棋盘要能平整,须与下层棋盘一样厚,以至于掩盖传统棋子于其孔中而不能在下棋过程中取子。所以,只改进棋盘而没改进传统棋子是不现实的。2.传统围棋棋子是有特殊形状的,公开所示呈圆面包状的的传统棋子落入有一定厚度的上棋盘的孔中,实施例一提出:“白棋子2的直径为18mm,通孔4的直径为18.5mm。”由此可以看出,白棋子与通孔的最大间隙为0.5mm,如何提子成了问题。3.下完棋后,一个人要拿起有一定分量的硬质棋盘分拣棋子,要小心谨慎注意平衡,不然会棋撒一地。4.公开的最后一段提出:“上层棋盘与下层棋盘均为软塑料布”。实际上软塑料布本身不平坦也不好下子提子;更何况经常使用拉扯会起伏不平,造成下子提子之不便是可想而知的;软塑料布被拉扯再加上整盘棋子的重量后其上的孔必然会变成椭圆形,造成大的棋子会从中漏出,使上层棋盘失去分选的作用;分拣还要看两个人抓住软塑料布的四个角的配合情况而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能自动分选棋子的围棋。
本发明以上棋盘交叉点为圆心制出只让小号棋子通过的多个圆孔。下棋盘对应上棋盘的圆孔设有凸台,凸台台面低于上棋盘盘面,这样小号棋子下子后即自动落入圆孔中。大号棋子底面的R边在下子后能依着圆孔边缘定位。上棋盘和下棋盘四周包框,下棋盘被罩在上棋盘框内,上棋盘有与下棋盘底部外凸的定位块相配的卡口。收棋时双手拿起提手,大号棋子与小号棋子将自动分离。拿起的两个提手构成左右两个护围,便于大号棋子的倾倒收集。
本发明的优点:通孔易于下子定位,不影响提子,简易实用能自动分选棋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示意图。图2是图1的K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示出棋盘置于台面9时的状态图,小号棋子5的直径比大号棋子4的直径小,以上棋盘2交叉点为圆心制出只让小号棋子5通过的多个圆孔3。下棋盘8对应上棋盘2的圆孔3设有凸台6,凸台台面低于上棋盘盘面,这样小号棋子5下子后即自动落入圆孔3中。大号棋子4底面的R边在下子后能依着圆孔3边缘定位。上棋盘2和下棋盘8四周包框,下棋盘被罩在上棋盘框内,上棋盘有与下棋盘底部外凸的定位块7相配的卡口。提手1与上棋盘2采用铰链连接;收棋时双手拿起提手1,大号棋子与小号棋子将自动分离。拿起的两个提手1构成左右两个护围,便于大号棋子的倾倒收集。因为凸台6与圆孔3的环状空间足够在提子时棋子一边的翘起;提子时只要用指头按下棋子的一边,棋子的另一边就能翘起而被提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有为,未经李有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1639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腔体式橡胶隔振器
- 下一篇:叉车鼓式制动器衬片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