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成像光学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17037.8 | 申请日: | 2012-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134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金相朝;金汶俊;池贤佑;姜正淳;金范植;金俊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B13/18 | 分类号: | G02B13/18;G02B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0 | 代理人: | 武晨燕;张颖玲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成像 光学 | ||
技术领域
以下实施例是涉及利用电荷耦合装置CCD(Charge Coupled Device)或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等高分辨率图像传感器的成像光学器,特别是,涉及在类似手机等的移动式装置中所使用的成像光学器。
背景技术
最近,移动式装置中装载的成像光学器正趋向高像素化,随着图像传感器的像素尺寸(pixel size)越来越小,也就要求光学器自身的高性能及高度透光率。
但是,现有的光学器中,为实现高性能及高度透光率,整个光学器的长度对收容透镜的空间大小的比例增高,透镜后侧闲置空间变小,且光入射的入射瞳增大,因此很难制造出适合移动式装置的小型产品。
发明内容
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微型成像光学器,其作为包含受光元件的成像用光学器,从物体侧按顺序包括:第1透镜,其具备正或负的折射率;第2透镜,其具备正或负的折射率,且物体侧面为凹陷形状;第3透镜,其具备正或负的折射率,且物体侧面和上侧面都为非球面形状;和第4透镜,其具备正或负的折射率,且物体侧面和上侧面都为非球面形状。并且满足以下数学式1至数学式3:数学式1,0.25<FBL/f<0.35;数学式2,3.5<OL/FBL<4.5;数学式3,f/D≤2.6。其中,FBL是从所述成像光学器结构部分的上侧面端侧至受光元件的距离,OL是以光轴为基准从所述第1透镜的物体侧面至受光元件的距离,f是以光轴为基准所述成像光学器的焦点距离,D是所述成像光学器的入射瞳口径。
根据一个侧面,所述第1透镜的物体侧或所述第1透镜和所述第2透镜之间具备开口光圈。
根据一个侧面,所述第1透镜至第4透镜中任何一个以上的透镜,其折射率的值为1.610(nd基准)以上。
根据一个侧面,所述第2透镜的物体侧面半径为L2R1时,所述第2透镜满足数学式4:-5.0>L2R1>-10.0。
根据一个侧面,所述第2透镜的上侧面半径为L2R2,第4透镜的上侧面半径为L4R2时,所述第2及第4透镜满足数学式5:0.5<L2R2,L4R2<4.0。
根据一个侧面,所述第1透镜的焦点距离为f1时,所述第1透镜满足数学式6:1.5<f1<2.5。
根据一个侧面,所述第2透镜的焦点距离为f2时,所述第2透镜满足数学式7:-4.0<f2<-3.0。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第1实施例的成像光学器的截面图;
图2是根据第2实施例的成像光学器的截面图;
图3a至3c是示出根据第1实施例的成像光学器的像差的图表,其中,图3a是球面像差,图3b是像散,图3c是变形像差;
图4a至4c是示出根据第2实施例的成像光学器的像差的图表,其中,图4a是球面像差,图4b是像散,图4c是变形像差。
附图标记说明
10、20:成像光学器
100、200:光圈
110、120、130、140、210、220、230、240:透镜
150、250:滤光器
160,260:受光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虽然参照附图,对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受实施例限制或局限,在实施例的说明中,为了使本发明的要点更清晰,在此省略对一些已知的性能和构成的具体说明。
以下,参照图1至图2,对根据一个实施例的成像光学器进行详细地说明。
成像光学器10由第1至第4透镜110、120、130、140所构成。在此,成像光学器10,从物体侧按顺序配置有第1透镜110、第2透镜120、第3透镜130、第4透镜140、以及滤光器150和受光元件160。
以下,在成像光学器10的说明中,“物体侧面”是指以光轴为基准,面向物体侧的透镜的面,因此,在图1和图2中表示左侧,且“上侧面”是指以光轴为基准,面向成像面的透镜的面,因此,在图中表示右侧面。
此外,开口光圈100位于第1透镜110的前方。
第1至第4透镜110、120、130、140具备正或负的折射率。在此,第1至第4透镜110、120、130、140具备1.4-2.0之间的折射率,第1至第4透镜110、120、130、140中至少一个以上的透镜具备1.61以上的折射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星电子株式会社,未经三星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1703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