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单独调整辊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17084.2 | 申请日: | 2012-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954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发明(设计)人: | 张良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13/12 | 分类号: | B65G13/12;B65G13/06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冯志云;吕俊清 |
地址: | 030024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单独 调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辊道,尤其与圆棒料、无缝钢管生产中的运输辊道有关。
背景技术
传动辊包括辊子,辊子通过轴承座转动安装在辊座上,就形成一个独立的传动辊,多个传动辊按一定间隔组成长距离的辊子排列组合使用,就形成辊道。传动辊中的辊子有的需要减速电机传动,形成具有动力的主动辊,有的没有动力,是被动辊,一个辊道中可以全部由主动辊组合,也可以包括一部分主动辊,一部分被动辊。使用V型辊子的辊道主要用于传送圆柱形物料,如圆棒料和无缝钢管。圆棒料或者无缝钢管在运送过程中,希望辊道的运输线在同一平面上,即每个辊子的高度一致,如果有个别辊子过高或者过低,就会影响传送效果。在出现个别辊子过高或者过低时,目前的调整方法是通过在辊座底下加减垫片调整辊子高度,这种办法既不方便又不准确,效率极其低下,甚至会由于连接螺栓的锈蚀无法进行调整,直接影响了生产;另外拆卸螺栓时必须停止生产,占用时间较长,因此操作过程会存在不安全因素和耽误生产时间。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为提供一种调整方便、准确、效率高的单独调整辊。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单独调整辊,包括:
底座;
摆臂,所述摆臂上部枢转安装在所述底座上,下部通过一调整机构枢转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摆臂上部一侧延伸设置有支架;
辊子,所述辊子转动安装在所述支架上。
进一步,所述调整机构包括调整套、调整螺母与调整螺杆,所述调整套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上,且外侧加工有球窝,所述调整螺母一端为与所述球窝相配的球头,另一端为操作端,所述调整螺杆一头配合连接所述调整螺母,另一端枢转连接所述摆臂下部。
进一步,所述操作端为外四方结构。
进一步,所述调整螺杆一头为具有外螺纹的杆,另一头为具有通孔的圆环,所述摆臂下部为两叉臂,所述两叉臂对应位置上加工有通孔,所述圆环设置在所述两叉臂之间,一转销穿过所述两叉臂上的通孔与所述圆环上的通孔,将所述调整螺杆与所述摆臂枢转连接。
进一步,所述支架为两个,所述辊子两端通过轴承转动安装在所述支架上。
进一步,所述辊子一端还传动连接有一电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中使用摆臂安装辊子,摆臂可在底座上摆动,根据需要调整摆臂的摆动角度,即可方便地调整辊子的高度,辊子高度的调整方便、准确、效率高,可节约人力物力与生产时间,从而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单独调整辊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单独调整辊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单独调整辊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体现本发明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例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发明能够在不同的实施例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附图在本质上是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发明。
如图1-图3所示,本发明包括底座1、摆臂2与辊子3。底座1包括座体11、底板12与纵板13,座体11通过底板12固定放置在地面上,上部用以安装摆臂2,纵板13固定安装在底板12上,用以安装调整机构4。
摆臂2包括一体的转轴21、叉臂22与支架23。转轴21位于摆臂2上部,两端通过轴承安装在底座1上部的轴承座5上。叉臂22连接在转轴21下部,为两个,两个叉臂22共同形成一叉槽,两叉臂22的底部对应位置加工有通孔。支架23连接在转轴21的一侧,共有两个,两个支架23对应位置上形成有安装轴承的孔。
叉臂22通过调整机构4安装在底座1的纵板13上,且位置可调整。调整机构4包括调整套41、调整螺母42与调整螺杆43。调整套41通过纵板13上的孔固定安装在底座1的纵板13上,调整套41内部为一通孔,通孔靠近叉臂22的一侧为锥形孔411,另一侧为一球窝412。调整螺母42一端为与球窝412相配的球头421,另一端为操作端422,操作端422为外四方结构,以便于操作。调整螺杆43一头为具有外螺纹的杆部431,另一头为具有通孔的圆环部432,圆环部432设置在叉槽中,一转销穿过两叉臂22的底部对应位置的通孔与圆环上的通孔,将调整螺杆43与摆臂2枢转连接。调整螺杆43另一头配合连接调整螺母42,可通过旋转调整螺母42,来改变调整螺杆43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1708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比例溢流阀实现载荷均衡的液压同步系统
- 下一篇:多功能挂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