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冶金熔合复合混凝土输送管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17288.6 | 申请日: | 2012-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292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邢刚;张本华;宗西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枣庄市凯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9/02 | 分类号: | F16L9/02;B21C3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74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冶金 熔合 复合 混凝土 输送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凝土输送管,尤其涉及一种冶金熔合复合混凝土输送管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混凝土输送管是一种应用于混凝土泵车、拖泵及车载泵的输送管(亦称为砼泵管),其输送介质为混凝土,要求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一定的抗压性能。砼泵管是易损件,磨损后需立即更换,经常造成施工的中断,频繁的更换易损件,造成工作效率下降,严重的甚至影响工程施工工期。
现常用的砼泵管有两种,一种为单层管,一种为双金属机械复合管。单层管的耐磨性差,使用寿命低;双金属机械复合管的耐磨性比单层管有较大的提升,但经常出现起皮、开裂、掉块、冲出、挤团等现象,容易导致砼泵管堵管,严重时砼泵管发送爆管。
专利201010262830.3提出一种双金属复合管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内外层采用离心浇注成型,先往铸型内注入碳钢钢液,在碳钢钢液表面温度达到半凝固状态时再浇注高铬铸铁铁液,两种合金之间形成过渡层并相互熔融,形成完整的管铸件,脱型后铸件立即放入保温炉或埋入干砂中逐渐降温。
现有专利技术虽然实现了内外层管的冶金结合,但离心铸造的长度有限,且内外管壁厚较厚其应用具有非常大的局限性,并不适用于混凝土输送泵,无法解决目前砼泵管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抗压、防爆、壁厚小的冶金熔合复合混凝土输送管及其制造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冶金熔合复合混凝土输送管,其中包括:外层,外层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内层,其特点在于:所述外层和内层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耐磨套,耐磨套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法兰,外层和内层通过离心浇注实现双金属冶金熔合。
一种冶金熔合复合混凝土输送管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根据所需双金属复合管的规格选用相应的双层结构离心铸造复合管坯,耐磨层厚度为总壁厚的55%-70%;
b)对双金属复合管坯加热,加热温度为1100℃-1250℃;
c)将加热后的复合管坯送入热轧机组中热轧;一次热轧压下量50%-70%,总的压下量控制在80%-92%;经过热轧使得各层金属材料消除铸态疏松,细化各层金属组织的晶粒度;
d)将经过热轧的双金属复合管送入退火炉中进行退火,退火温度750℃-1000℃,退火保温时间1-2h;
e)矫直退火后的双金属复合管,去头尾、切定尺得到成品管;
f)将成品管送入高频淬火设备中进行内壁感应加热,淬火加热温度800
℃-900℃,快冷,使内层管得到马氏体为主的基体组织;利用管余热进行自回火;
g)将回火后的成品管两端焊接联接法兰并在法兰内镶嵌耐磨套;
h)最后检验、喷砂、喷漆、入库。
本发明的优点是:
a.本发明中的热轧工艺能很好的改善复合管各层的晶粒组织,从而提高双金属复合管的综合性能;
b.本发明方法制作的双金属复合管最小壁厚能达到5.5mm,耐磨层壁厚为总厚度的55%-70%;
c.本发明方法制作的双金属复合无缝管外径为Φ133-Φ168mm;
d.本发明复合界面结合强度高,外层管不仅能起到抗压、防爆的作用,而且对内层管还有良好的止裂性能;内层管在输送混凝土过程中不会出现起皮、开裂、掉块、冲出、挤团等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
1、外层;2、法兰;3、耐磨套;4、内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一种冶金熔合复合混凝土输送管,如图1所示,其中包括:外层1,外层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内层4,所述外层1和内层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耐磨套3,耐磨套3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法兰2,外层1和内层4通过离心浇注实现双金属冶金熔合。
一种冶金熔合复合混凝土输送管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根据所需双金属复合管的规格选用相应的双层结构离心铸造复合管坯,耐磨层厚度为总壁厚的55%-70%;
b)对双金属复合管坯加热,加热温度为1100℃-1250℃;
c)将加热后的复合管坯送入热轧机组中热轧;一次热轧压下量50%-70%,总的压下量控制在80%-92%;经过热轧使得各层金属材料消除铸态疏松,细化各层金属组织的晶粒度;
d)将经过热轧的双金属复合管送入退火炉中进行退火,退火温度750℃-1000℃,退火保温时间1-2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枣庄市凯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枣庄市凯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1728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