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单动式换向阀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17310.7 | 申请日: | 2012-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667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松村宪一;贝冢正范 | 申请(专利权)人: | SMC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K11/04 | 分类号: | F16K11/04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王诣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动式 换向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由先导流体压力等驱动,利用复位弹簧的弹力复位的单动式换向阀。
背景技术
如图4例示那样的单动式换向阀,例如作为构成专利文献1中的复合阀的单动式换向阀,以往就被公知。
此换向阀,具备在内部具有阀室11的阀体10,该阀体10内的该阀室11的两端的开口部由盖构件12及盖体13气密地封闭,在上述阀室11内,配设有在轴线L方向被驱动的阀杆30,另外,在上述阀室11中,在与上述轴线L方向正交的方向开口的供给口19、输出口20、以及排气口21,从该阀室11的一端侧朝另一端侧依次配置并且与该阀室11连通,在上述供给口19与输出口20之间及输出口20与排气口21之间,设置间隔该阀室11的间隔壁15、16,在上述间隔壁15与上述盖构件12之间及上述间隔壁16与盖体13之间,配设有具备对阀杆30的轴线L方向的移动进行引导的多个通孔的保持件27、28。
在上述阀室11内由上述保持件27、28在轴线L方向滑动自如地被支承的上述阀杆30,具备导向部31、32和圆板状的提动阀部37,该导向部31、32设在阀杆30的轴线L方向两端,由上述保持件27、28的内面引导,该提动阀部37经缩颈部35、36配设在两导向部31、32之间。上述提动阀部37为在其左右两侧面37a、37b上具备阀密封部38a、38b的提动阀式的阀部,使各个阀密封部38a、38b与形成在上述两保持件27、28的相向端面上的供给阀座39a及排气阀座39b相向。
上述换向阀,为由先导流体压力驱动的单动式的换向阀,将由上述盖构件12、保持件27、以及阀杆30的一端的导向部31的端面形成的空间作为先导压力室40,经未图示的先导阀使该先导压力室40与先导流体压力源连通,另一方面,在阀杆30的另一方的导向部32与前述盖体13之间,夹装当排出了先导压力室40的流体压力时产生使阀杆30返回到复位位置的弹力的复位弹簧41。
具有上述结构的单动式换向阀,若向先导压力室40供给先导空气,则阀杆30由作用在其一方的导向部31的端面的先导空气压力驱动,在图4中向右侧移动,提动阀部37的阀密封部38a从供给阀座39a离开,将它们之间的流路大打开,并且,阀密封部38b与排气阀座39b压接而关闭该阀座39b,其结果,来自供给口19的压缩空气通过输出口20被输出到所需要的设备。
另外,若先导压力室40的先导空气被排出,则利用复位弹簧41的弹力,阀杆30从上述切换位置朝图的左侧移动,提动阀部37的阀密封部38a压接在供给阀座39a上,关闭该阀座39a,并且,阀密封部38b从排气阀座39b离开,将它们之间的流路打开,其结果,来自输出口20侧的压缩空气通过排气口21向外部排出。
在这样的单动式换向阀中,在先导压力室40的先导空气被排出,利用复位弹簧41的弹力,提动阀部37的阀密封部38b从排气阀座39b离开的初期阶段,从输出口20侧,压力高的压缩空气如用箭头A所示那样,通过排气阀座39b与阀密封部38b之间的间隙,向缩颈部36的周围的空间流入。这样,若上述压缩空气从上述间隙朝阀杆的中心侧以高速流入,则由高速的空气流,提动阀部37的排气口21侧的侧面37b附近的空气被引导而流出,结果在该侧面37b附近产生低压部,在该压力的下降程度大的情况下,有时抵抗复位弹簧41的弹力将提动阀部37推回,其结果,由复位弹簧41的弹力进行的阀杆30的切换动作变得不稳定。
上述切换动作的不稳定,例如通过提高复位弹簧41的弹力能够改善,但与此相随,需要考虑提高供给到先导压力室40的先导空气的流体压力,或提高先导压力室40中相对于阀杆30的受压面积等应对方案,那样的应对方案给换向阀自身的结构、设计等带来大的影响,所以,最好找到能够对在提动阀部37的排气口21侧的侧面37b附近产生低压部的情况进行抑制的简单的手段。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95818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性课题在于提供用于使由单动式换向阀中的上述复位弹簧进行的阀杆的复位动作稳定的简单的手段。
更为具体的本发明的技术性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单动式换向阀,该单动式换向阀具备用于对被高速的空气流引导而在提动阀部的排气口侧的侧面附近产生低压部这一现象进行抑制的简单的手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SMC株式会社,未经SMC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173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