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降低碎米率、提高光亮度的大米生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17735.8 | 申请日: | 2012-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367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陈清;闵召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利源粮油购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B5/02 | 分类号: | B02B5/02 |
代理公司: | 黄石市三益专利商标事务所 42109 | 代理人: | 吴运林 |
地址: | 438213***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低 碎米 提高 光亮度 大米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粮食加工技术,尤其是一种降低碎米率、提高光亮度的大米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大米的加工工艺流程是:原粮仓→振动清理筛去石→稻谷脱壳谷糙分离→1号碾米机→2号碾米机→3号碾米机→第一级白米分级筛→抛光机→色选机→第二级白米分级筛→自动包装机。在传统工艺中,大米经第一级白米分级筛分级后直接送入抛光机进行抛光,由于大米在不间断的运转过程中会产生较高的温度,直接送入抛光机抛光,碎米率较高,同时大米的外观、光亮度也不高,直接影响到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传统大米加工工艺碎米率高、光亮度低的问题,提供一种降低碎米率、提高光亮度的大米生产方法。
本发明的具体方案是:针对传统大米的加工工艺进行改进,本发明的工艺流程是:原粮仓→振动清理筛去石→稻谷脱壳谷糙分离→1号碾米机→2号碾米机→3号碾米机→第一级白米分级筛→抛光机→色选机→第二级白米分级筛→自动包装机,其特征是:在上述流程中第一级白米分级筛分级后增加一道风冷工序,即将分级的大米送入一个特制的风冷装置进行风冷存放24小时后再送抛光机抛光;所述风冷装置,包括有一个斗式米仓,米仓的上端设有封闭顶板,下端为放米口,配有阀门,在封闭顶板上安装有进米管通入米仓,进米管的外端与白米分级筛对接,在米仓的前后侧壁位于上部分别安装有抽风机和进风管。
为了方便了解斗式米仓内的情况,本发明中在风冷装置的斗式米仓的前侧壁上部还开设有带门的观察窗。
本发明在大米加工过程中,是将大米通过风冷后再进行抛光处理,使大米的碎米率由原来的13%降到了8%左右,并且大米的外观、质量、光亮度明显提高,从而使大米的产量及售价得以提高,最终给大米加工企业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风冷装置的结构(主视)示意图;
图2是风冷装置的结构(左视)示意图。
图中:1-进米管,2-抽风机,3-进风管,4-观察窗,5-封闭顶板,6-斗式米仓,7-阀门,8-放米口。
具体实施方式
应用本发明生产大米的工艺流程是:原粮仓→振动清理筛去石→稻谷脱壳谷糙分离→1号碾米机→2号碾米机→3号碾米机→第一级白米分级筛→抛光机→色选机→第二级白米分级筛→自动包装机,其特征是:在上述流程中第一级白米分级筛分级后增加一道风冷工序,即将分级的大米送入一个特制的风冷装置进行风冷存放24小时后再送抛光机抛光;所述风冷装置,参见图1、2,包括有一个斗式米仓6,米仓6的上端设有封闭顶板5,下端为放米口8,配有阀门7,在封闭顶板5上安装有进米管1通入米仓6,进米管1的外端与第一级白米分级筛对接,在米仓6的前后侧壁位于上部分别安装有抽风机2和进风管3;在风冷装置的斗式米仓6的前侧壁上部还开设有带门的观察窗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利源粮油购销有限公司,未经湖北利源粮油购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1773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八挡混合动力自动变速箱
- 下一篇:一种自膨胀式形状记忆合金载药种植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