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棉纺织产品阻燃处理的阻燃剂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18047.3 | 申请日: | 2012-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283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王曙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嘉德纺织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M11/71 | 分类号: | D06M11/71;D06M11/69;D06M13/453;D06M13/292;D06M13/432;D06M13/165;D06M10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恒高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9 | 代理人: | 高松 |
地址: | 21419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棉纺织 产品 阻燃 处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棉纺织产品阻燃处理的阻燃剂。
背景技术
阻燃剂,又称难燃剂,耐火剂或防火剂:是一种赋予易燃聚合物难燃性的功能性助剂;依应用方式分为添加型阻燃剂和反应型阻燃剂。根据组成,添加型阻燃剂主要包括无机阻燃剂、卤系阻燃剂(有机氯化物和有机溴化物)、磷系阻燃剂(赤磷、磷酸酯及卤代磷酸酯等)和氮系阻燃剂等。反应型阻燃剂多为含反应性官能团的有机卤和有机磷的单体。此外,具有抑烟作用的钼化合物、锡化合物和铁化合物等亦属阻燃剂的范畴。主要适用于有阻燃需求的塑料,延迟或防止塑料尤其是高分子类塑料的燃烧。使其点燃时间增长,点燃自熄,难以点燃。
棉纺织行业中,经常会用的阻燃剂,以保证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但以往的阻燃剂,阻燃效果不佳,毒害作用较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了一种低毒无害,阻燃效果优异的用于棉纺织产品阻燃处理的阻燃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棉纺织产品阻燃处理的阻燃剂,包括有以下组分:双氰胺、八溴醚、聚磷酸铵、十溴二苯醚和磷系阻燃物;各组分按照重量份计分别为双氰胺14-16份,八溴醚3-10份,聚磷酸铵25-35份,十溴二苯醚15-20份,磷系阻燃物40-50份,水1000-1500份。
进一步的,上述的一种用于棉纺织产品阻燃处理的阻燃剂,各组分按照重量份计可优选为双氰胺15份,八溴醚7份,聚磷酸铵30份,十溴二苯醚18份,磷系阻燃物45份,水1200份。
进一步的,上述的一种用于棉纺织产品阻燃处理的阻燃剂,所述磷系阻燃剂为红磷、磷酸胺或磷酸三甲苯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棉纺织产品阻燃处理的阻燃剂,制备工艺简单,只需混合即可使用,效果是以往阻燃剂的2-3倍,并且低毒害,市场前景良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用于棉纺织产品阻燃处理的阻燃剂,是将以下组分混合得到的,双氰胺14kg,八溴醚3 kg,聚磷酸铵25 kg,十溴二苯醚15 kg,红磷40 kg,水1000kg。
实施例2:
一种用于棉纺织产品阻燃处理的阻燃剂,是将以下组分混合得到的,双氰胺16kg,八溴醚10 kg,聚磷酸铵35 kg,十溴二苯醚20kg,磷酸胺50 kg,水1500 kg。
实施例3:
一种用于棉纺织产品阻燃处理的阻燃剂,是将以下组分混合得到的,双氰胺15kg,八溴醚7kg,聚磷酸铵30kg,十溴二苯醚18kg,磷酸三甲苯酯45kg,水1200kg。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嘉德纺织制品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嘉德纺织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1804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D06M 对纤维、纱、线、织物、羽毛或由这些材料制成的纤维制品进行D06类内其他类目所不包括的处理
D06M11-00 用无机物或其配合物处理纤维、纱、线、织物或这些材料制成的纤维制品;和机械处理相结合的处理,如丝光
D06M11-01 .用氢、水或重水;用金属氢化物或其配合物;用硼烷、二硼烷、硅烷、二硅烷、膦、二膦、、二、胂、二胂或它们的配合物
D06M11-07 .用卤素;用氢卤酸或其盐,用氧化物或卤素的含氧酸或其盐
D06M11-32 .用氧、臭氧、臭氧化物、氧化物、氢氧化物或过化合物;从具有两性元素—氧键的阴离子衍生的盐
D06M11-51 .用硫、硒、碲、钋或其化合物
D06M11-58 .用氮或其化合物;如硝酸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