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中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210318124.5 | 申请日: | 2012-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842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发明(设计)人: | 范文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范文忠 |
主分类号: | A61K36/714 | 分类号: | A61K36/714;A61K9/48;A61P9/10 |
代理公司: | 太原华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4108 | 代理人: | 李建伟 |
地址: | 046000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中风 药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中风的药物,特别涉及到一种以中草药为原料制备的治疗中风的药物,本发明还涉及该药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和工作模式的改变,中风已经越来成为一种高发病率的病症,中风是脑血管病变引起急性或亚急性病的脑局部血液循环障碍,以卒然昏倒,不省人事,言语蹇涩,半身不遂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变。多见于老年人,尤其是高血压或明显动脉硬化者。中风为当今老年人三大主要死亡原因(中风、心脏病和癌症)之一。应该引起足够重视。
目前治疗中风的药物较多,西药治疗脑血管疾病的药物具有起效快、针对性强的优点,但西药往往致力于消除局部病症,作用方式单一,很难做到一些中药能够从血液及血管同时治疗脑血栓的目的,而且西药具有抗药性大及副作用大的缺点,中药的长效性、安全性、治疗的全面性方面都是西药不能比的。但是目前中药治疗该病的特效药较少,部分中药价格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治疗效果好、成本低、无毒副作用的治疗中风的药物。
提供该药物的制备方法是本发明的另一发明目的。
本发明的药物是由下述质量配比的原料制成:
附 子20—30 当 归20—30 黄 芪50—70
何首乌 7—15 赤 芍7—15 荆 芥7—15
本发明药物各组分进一步的质量配比为:
附 子25 当 归25 黄 芪60
何首乌12 赤 芍12 荆 芥12
上述各组分的药物可以制成任何一种药剂学上所说的药剂,本发明优选的剂型是胶囊剂。
本发明药物的具体制备方法如下:
取上述质量份数的中药混合均匀,加入清水,文火煎0.5—2小时,反复煎3次后,将3次煎液合并,过滤,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1.2(50℃)的清膏,于50—60℃干燥后,粉碎成100—120目的药粉,装入胶囊中,灭菌消毒制得胶囊剂产品。
祖国医学认为, 中风多由正气不足、气血虚弱、气滞血瘀、痰湿阴滞、内风妄动、挟痰挟瘀上冲、脉洛、脾阻、脑洛失养等而发病。中医治疗该病可以疏通经络,调节气血,促进疾病康复。中风为本虚标实之证,在本为阴阳偏胜,气机逆乱;在标为风火相煽,痰浊壅塞, 瘀血内阻。常见的病因有忧思恼怒,饮酒无度,或恣食肥甘,纵欲劳累,或起居不慎等。
本发明组方中诸药合理配伍,互补协同,辩证治疗,对于中风、偏瘫、脑血栓、脑梗塞等病症有很好的疗效。
为验证本发明药物的实际疗效,应用本发明药物临床治疗中风病人100例,结果治愈79例,明显好转16例,总有效率95%,治愈率为79%。临床试验结果证明,本发明药物效果明显,并且无毒副作用,临床应用安全可靠。
具体实施方式
按照下述重量准备原材料:
附子25kg、当归25 kg、黄芪60 kg、何首乌12 kg、赤芍12 kg、荆芥12 kg、。
取上述中药混合均匀,加入清水,反复煎3次,第一次煎1.5小时,第二次和第三次煎1小时,将3次煎液合并,过滤,浓缩成50℃下相对密度为1—1.2的清膏,于50—60℃干燥后,粉碎成90—120目的药粉,装入胶囊中,灭菌消毒制得胶囊剂产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范文忠,未经范文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1812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清渣器
- 下一篇:一种可连续反应的变直径塔式反应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