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药用包装的三层共挤复合膜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18973.0 | 申请日: | 2012-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486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蔡友弟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安市高分子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08 | 分类号: | B32B27/08;B32B27/32;B32B27/34;B32B7/12;B65D65/40 |
代理公司: | 温州瓯越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11 | 代理人: | 傅敏华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药用 包装 三层 复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膜,特别是指药用包装上使用的三层共挤复合膜。
背景技术
药品包装用非PVC多层共挤复合膜是一种直接用于输液包装的新材料,是随人们生活、健康水平提高和对输液给药方式安全需要而产生的新产品。该产品具有技术集成度高、关键技术适用面广、经济附加值高和市场需求量大的特点,它的开发和产业化,不仅可以为我市薄膜行业的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而且开发的关键技术在薄膜行业有极高的推广应用价值和推广应用范围,可以给薄膜加工行业以新鲜的活力。
目前国内外输液包装有玻璃瓶,塑料瓶和塑料袋三种型式。玻璃瓶输液在人类医药史上发挥过巨大作用,但由于其存在易破损,不便于工作运输,仓储体积大,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向药液中引入空气,空气中的灰尘,微生物很容易污染药液等缺点,正逐渐被淘汰。PVC塑料瓶(袋)包装比玻璃瓶包装是一大进步,但其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增塑剂等助剂导致药液被二次污染,给临床用药带来潜在安全隐患。特别是PVC膜生产过程中加入的增塑剂(DEHP)是一种有害物质,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因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已明令限制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了一种满足医用输液袋包装的一些基本要求,如热封性能、可印刷性、耐121℃蒸煮、透明度及高(抗冲击)强度的低迁移,低吸附,可相容,安全性新型的基于药用包装的三层共挤复合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药用包装的三层共挤复合膜,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层改性聚酰胺、一层改性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和一层黏结层,其中黏结层设置在改性聚酰胺层和改性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层之间,黏结层与改性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层和改性聚酰胺层分别构成粘贴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改性的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的作用是来提高化学稳定性,扩大热封温度范围,保证生物相容性,对药液没有影响;改性聚酰胺层,起到阻隔增强的作用。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是:所述改性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层中添加有改性乙烯/丙烯聚合物或添加链间共聚物单体分布均匀的茂金属聚烯烃材料;所述黏结层用马来酸或改性的聚烯烃制成的,所述改性聚酰胺层的厚度为25—35um,所述黏结层厚度为130—150um,所述改性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层厚度为25—35um;所述改性聚酰胺层、黏结层和改性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层的质量比为(10-20):(70-80):(5-15)。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使材料的改性和选择上实现性能和价格的优化,价格较低的通用聚烯烃材料实施物理和化学功能改性入手,在充分掌握功能化和高性能化的材料生物相容性的基础上,对产品进行组织结构设计,使共挤复合后性能完全达到医药领域对包装材料的指标要求,如高阻隔、卫生性,耐温性、耐寒性强度等方面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药用包装的三层共挤复合膜,包括有一层改性聚酰胺1、一层改性线性低密度聚乙烯3和一层黏结层2,其中黏结层2设置在改性聚酰胺层1和改性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层3之间,黏结层2与改性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层3和改性聚酰胺层1分别构成粘贴配合,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改性的线性低密度聚乙烯3的作用是来提高化学稳定性,扩大热封温度范围,保证生物相容性,对药液没有影响;改性聚酰胺层1,起到阻隔增强的作用。
在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所述改性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层3中添加有改性乙烯/丙烯聚合物或添加链间共聚物单体分布均匀的茂金属聚烯烃材料;所述黏结层2用马来酸或改性的聚烯烃制成的,所述改性聚酰胺层1的厚度为25um,所述黏结层2厚度为130um,所述改性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层3厚度为25um;所述改性聚酰胺层1、黏结层2和改性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层3的质量比为10:70:5。
在本发明实施例二中,所述改性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层3中添加有改性乙烯/丙烯聚合物或添加链间共聚物单体分布均匀的茂金属聚烯烃材料;所述黏结层2用马来酸或改性的聚烯烃制成的,所述改性聚酰胺层1的厚度为30um,所述黏结层2厚度为140um,所述改性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层3厚度为30um;所述改性聚酰胺层1、黏结层2和改性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层3的质量比为15:75: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安市高分子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瑞安市高分子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1897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角形侧开电动通风天窗
- 下一篇:一种钢格板的生产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