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螺甲螨酯与新烟碱类的杀虫组合物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19115.8 | 申请日: | 2012-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514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张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美邦农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51/00 | 分类号: | A01N51/00;A01N43/12;A01N47/40;A01P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5500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螺甲螨酯 烟碱 杀虫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含螺甲螨酯与新烟碱类的杀虫组合物在农作物害虫上的应用。
背景技术
螺甲螨酯(spiromesifen)化学名称:3-(2,4,6-三甲苯基)-2-氧代-1-氧杂螺[4.4]壬-3-烯-4-基-3,3-二甲基丁酸酯,分子式:C23H30O4,螺甲螨酯的作用机理是影响粉虱和螨虫的发育,干扰其脂质体的生物合成,尤其对幼虫阶段有较好的活性,同时还可以产生卵巢管闭合作用,降低螨虫和粉虱成虫的繁殖能力,大大减少产卵数量。
噻虫嗪、噻虫啉、噻虫胺、呋虫胺均属新型烟碱类化合物,作用于昆虫的烟酸乙酰胆碱受体,具有较强的内吸、触杀和胃毒作用,是防治刺吸式害虫和咀嚼式害虫的特效药。
然而,在农业生产的实际过程中,防治害虫最容易产生的问题是害虫抗药性的产生。不同品种成分进行复配,是防治抗性害虫很常见的方法。不同成分进行复配,根据实际应用效果,来判断某种复配是增效、加和还是拮抗作用。绝大多数情况下,农药的复配效果都是加和效应,真正有增效作用的复配很少,尤其是增效作用非常明显、共毒系数很高的复配就更少了。经过发明人研究,发现将螺甲螨酯与噻虫嗪、噻虫啉、噻虫胺、呋虫胺复配后能产生很好的增效作用,并且关于螺甲螨酯与噻虫嗪、噻虫啉、噻虫胺、呋虫胺复配的相关报道尚未公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具有协同增效作用、使用成本低、防效好的含螺甲螨酯与新烟碱类的杀虫组合物。本发明提出的杀虫组合物含有活性成分A与活性成分B,活性成分A与活性成分B重量比为1︰60~80︰1,所述的活性成分A选自螺甲螨酯,活性成分B选自噻虫嗪、噻虫啉、噻虫胺、呋虫胺中之一种,活性成分A与活性成分B优选的重量比为1︰40~60︰1;更优选为螺甲螨酯与噻虫嗪的重量比为1︰25~30︰1,螺甲螨酯与噻虫啉的重量比为1︰15~30︰1,螺甲螨酯与噻虫胺的重量比为1︰15~30︰1,螺甲螨酯与呋虫胺的重量比为1︰20~30︰1,最优选为螺甲螨酯与噻虫嗪的重量比为1︰4~12︰1,螺甲螨酯与噻虫啉或噻虫胺的重量比为1︰6~11︰1,螺甲螨酯与呋虫胺的重量比为1︰4~14︰1。
本发明提出的含螺甲螨酯的杀虫组合物用于防治农作物上害虫的用途,所述的农作物包括粮食作物、豆类作物、纤维作物、糖料作物、瓜类作物、水果类作物、干果类作物、嗜好作物、根茎类作物、油料作物、花卉作物、药用作物、原料作物、绿肥牧草作物;所述的害虫包括稻飞虱、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粉虱、梨木虱、蚜虫、蓟马、跳甲、天牛、介壳虫、茶小绿叶蝉、棉铃虫、红铃虫、棉铃象。
活性成分A、活性成分B的重量比为1︰60~80︰1。通常组合物中活性组分的重量百分含量为总重量的0.5%~90%,较佳的为5%~80%。根据不同的制剂类型,活性组分含量范围有所不同。通常,液体制剂含有按重量计1%~70%的活性物质,较佳地为5%~50%;固体制剂含有按重量计5%~80%的活性物质,较佳地为10%~80%。
本发明的杀虫组合物中至少含有一种表面活性剂,以利于施用时活性组分在水中的分散。表面活性剂含量为制剂总重量的5%~30%,余量为固体或液体稀释剂。
本发明的杀菌组合物可以由使用者在使用前经稀释或直接使用。其配制可由通常的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加工方法制备,即将活性物质与液体溶剂或固体载体混合后,再加入表面活性剂如分散剂、稳定剂、湿润剂、粘结剂、消泡剂、崩解剂、抗冻剂等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的杀虫组合物,可以按需要加工成任何农药上可接受的剂型,其中较优选的剂型为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悬浮剂、悬乳剂、水乳剂、微乳剂、微囊悬浮剂、微囊悬浮-悬浮剂。
组合物制成可湿性粉剂时包含如下组分含量:活性成分A1%~80%、活性成分B1%~60%、分散剂2%~10%、湿润剂2%~10%、填料余量。
组合物制成水分散粒剂时包括如下组分含量:活性成分A1%~80%、活性成分B1%~60%、分散剂3%~12%、湿润剂1%~8%、崩解剂1%~10%、粘结剂0~8%、填料余量。
组合物制成悬浮剂时包括如下组分含量:活性成分A0.5%~50%、活性成分B0.5%~50%、分散剂2%~10%、湿润剂2%~10%、消泡剂0.01%~2%、增稠剂0~2%、抗冻剂0~8%、去离子水加至1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美邦农药有限公司,未经陕西美邦农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1911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