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垃圾填埋池防渗衬层的漏点检测处理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19203.8 | 申请日: | 2012-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539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钱小兵;韩蔚;吴克;俞志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向上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00 | 分类号: | G01M3/00 |
代理公司: | 合肥诚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9 | 代理人: | 汤茂盛 |
地址: | 230051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垃圾 填埋池 防渗 检测 处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垃圾填埋处理检测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垃圾填埋池防渗衬层的漏点检测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世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比例骤然增加,尤其是中国这样的城市化率较低、人口众多的国家,城市人口急剧增长。这就直接导致城市生活垃圾的激增。现有的垃圾处理技术主要是填埋法、焚烧法。焚烧法因为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有害烟气等,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所以其适用范围小,处理量少;占主导地位的还是填埋处理。
垃圾填埋处理要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就必须要防止垃圾分解后的渗滤液渗透到环境土壤中。现有技术中通常是利用防渗材料在填埋池内焊接或粘接或热合构成连续完整的防渗衬层,防渗衬层通常是隔水的复合土工膜或类似防渗材料,该防渗衬层就将其上的垃圾和环境土壤隔绝,垃圾的渗滤液可以集中在防渗衬层的低矮位置处,然后收集起来进行无害处理,避免污染环境。
目前在垃圾填埋池施工过程中,通常是将防渗衬层铺设完成后即检测其完好性和连续性,常用的检测方法就是电极法;其原理主要是当防渗衬层完好时,其上表面的和下表面的环境土壤是绝缘不导电的,假如某处被破坏或有漏洞,则其坏损点附近的防渗衬层材料上表面与下表面的土壤就具有一定的导电能力,通过检测其导电能力,即可检测出坏损点进行修复。然而,在垃圾填埋场检测后,对漏点分布和统计以及检测报告的出具,仍都完全依靠人工进行统计以及绘制检验报告图等;不但工作量大,同时工作强度高且误差大,直接影响到了其最终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及效率性,从而给本领域技术人员带来极大困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垃圾填埋池防渗衬层的漏点检测处理系统,其工作效率高,可有效避免传统人工处理而带来的误差率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垃圾填埋池防渗衬层的漏点检测处理系统,包括输入模块、处理模块以及输出模块,所述输入模块输出端单向连接处理模块输入端,处理模块输出端单向连接输出模块输入端;处理模块获取输入模块导入的检测信息,将该信息进行数据分析处理后形成漏点分布图,得出漏电统计数据并形成报告输入至输出模块,输出模块得到处理模块的处理信息后,显示或打印上述信息。
本发明的主要优点在于:通过将传统的费时且误差率大的人工统计汇总数据更变为本发明的电子化汇总处理,其工作效率极高。实际使用时只需将检测数据导入处理模块,处理模块及输出模块协同后即可根据数据自动进行漏点统计、漏点分布图绘制及检验报告出具或显示,改变了人工统计漏点和手动绘图所带来的费时和不精确性,其使用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工作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基于垃圾填埋池防渗衬层的漏点检测处理系统,包括输入模块10、处理模块20以及输出模块30,所述输入模块10输出端单向连接处理模块20输入端,处理模块20输出端单向连接输出模块30输入端;处理模块20获取输入模块10导入的检测信息,将该信息进行数据分析处理后形成漏点分布图,得出漏电统计数据并形成报告输入至输出模块30,输出模块30得到处理模块20的处理信息后,显示或打印上述信息。
其实际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使用时,其处理模块20优选为PC机;这样,通过将传统的费时且误差率大的人工统计汇总数据更变为本发明的电子化汇总处理,其电子处理方式显然较人工处理更为方便快捷,最终保证其极高的工作效率。实际使用时只需将检测数据导入PC机也即处理模块20,处理模块20及输出模块30协同后即可根据数据自动进行漏点统计、漏点分布图绘制及检验报告出具或显示,改变了人工统计漏点和手动绘图所带来的费时和不精确性,其使用方便快捷。输入模块10的设计,或为连通外部检测单元来直接获取适时检测数据,或为通过可移动数据存储设备等实现数据转运均可;同理,其输出单元20或为直接显示于显示屏上,或为打印纸件或电子存档等,均可实现其数据输出及保存目的。本发明一方面通过工作效率及精确度均极高的电子化方式,保证了其出具图表及报告的效率性及权威性;另一方面,其输出模块30的显示及打印功能更为出具数据的存档和后期的复查提供了方便,市场应用前景广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向上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向上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1920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