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检出装置、电力接收装置和电力发送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20705.2 | 申请日: | 2012-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987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中野裕章;村上知伦;小堺修;藤卷健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索尼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3/10 | 分类号: | G01V3/10;H02J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余刚;吴孟秋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检出 装置 电力 接收 发送 | ||
1.一种检出装置,包括:
电路,至少包括与外部电磁耦合的线圈;
温度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线圈温度;
检出单元,用于测量所述电路的Q值;以及
校正单元,用于基于由所述温度检测单元所检测的温度信息来校正由所述检出单元所测量的Q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出装置,还包括:
判定单元,用于比较校正后的Q值与阈值,并且当所述校正后的Q值超过所述阈值时判定在所述线圈与所述外部之间存在金属异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出装置,
其中,所述校正单元基于所述温度信息校正所述阈值,以及
其中,当所述校正后的Q值超过校正后的阈值时,所述判定单元判定在所述线圈与所述外部之间存在金属异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出装置,其中,所述校正后的Q值如下得出:
校正后的Q值=(稳态温度下的Q值)×{1-(测量温度-稳态温度)×(金属温度系数)}。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检出装置,其中,所述校正后的阈值如下得出:
校正后的阈值=(稳态温度下的阈值)×{1-(测量温度-稳态温度)×(金属温度系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出装置,其中,校正后的线圈间效率利用校正后的Q值如下得出:
校正后的线圈间效率=(校正后的初级侧Q值×校正后的次级侧Q值×k2)/{1+√(1+校正后的初级侧Q值×校正后的次级侧Q值×k2)}2,其中k表示耦合系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检出装置,其中,当所述耦合系数小时,校正后的所述线圈间效率如下进行近似:
校正后的线圈间效率=稳态温度下线圈间效率值-{0.2×√(初级侧测量温度×次级侧测量温度)-稳态温度}。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出装置,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阈值,
其中,所述判定单元读取存储于所述存储器的所述阈值,并且比较所读取的阈值与所述校正后的Q值。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出装置,还包括:
控制单元,用于当由所述温度检测单元检测到的所述线圈的温度超过了预定值时停止所述线圈与所述外部之间的电磁耦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出装置,
其中,所述温度检测单元使用热敏电阻构成,以及
其中,所述检出单元从所述温度检测单元获得对应于所述线圈的温度的电压值,并利用所述电压值检测所述线圈的温度。
11.一种电力接收装置,包括:
线圈,用于从外部接收电力;
电路,至少包括所述线圈;
温度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线圈的温度;
检出单元,用于测量所述电路的Q值;以及
校正单元,用于基于由所述温度检测单元所检测的温度信息来校正由所述检出单元所测量的Q值。
12.一种电力发送装置,包括:
线圈,用于向外部输送电力;
电路,至少包括所述线圈;
温度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线圈的温度;
检出单元,用于测量所述电路的Q值;以及
校正单元,用于基于由所述温度检测单元所检测的温度信息来校正由所述检出单元所测量的Q值。
13.一种非接触电力输送系统,包括:
电力发送装置,用于无线输送电力;以及
电力接收装置,用于从所述电力发送装置接收电力,
其中,所述电力发送装置和所述电力接收装置中的至少一个包括:
线圈,与外部电磁耦合,
电路,至少包括所述线圈,
温度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线圈的温度,
检出单元,用于测量所述电路的Q值,以及
校正单元,用于基于由所述温度检测单元所检测的温度信息来校正由所述检出单元所测量的Q值。
14.一种检出方法,包括:
利用温度检测单元检测用于电力输送或电力接收的线圈的温度;
利用检出单元测量包括所述线圈的电路的Q值;以及
基于由所述温度检测单元所检测的温度信息来校正由所述检出单元所测量的Q值。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检出方法,还包括:
比较校正后的Q值与阈值,并且当所述校正后的Q值超过所述阈值时判定在所述线圈与外部之间存在金属异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索尼公司,未经索尼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2070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